评欧·亨利小说(一)

作者: 爱生活的折耳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20:01 被阅读25次

本次阅读的小说是:

《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爱的牺牲》、《心与手》、《二十年后》、《感恩节的先生们》,共7篇。

读序言时听到一个词,“欧·亨利式结尾”,意味着结尾常有大反转,小说读起来也确实如此,代入感十足,其中的寓意,不禁令人回味、深思。

1.《麦琪的礼物》

两位恋人,为了给对方准备圣诞礼物,卖了各自最珍贵的东西——头发和金表。

黛拉的头发肯定比这还美

初衷和最后的结局令人感到惊讶、可惜,但是更为了满满的爱而感动。

作者在突出黛拉和吉姆各自最珍贵的礼物时,着力发挥。

假使示巴女王就住在通风井那头的另一间公寓里,黛拉就会在某天将头发晾在窗户外头晒干,将女王陛下的珠宝和礼物都比得黯然失色。
若是所罗门王来做公寓开门人,就算底层堆满了他那些金银财宝,吉姆每次经过时都会将金表拉出来,好看看国王一脸嫉妒地拽着胡子。

在此处运用示巴女王、所罗门国王他们所拥有的宝贝和礼物进行对比,都显得比之不及,甚至引来嫉妒,更突出了头发与金表的珍贵。

在塑造人物、描写人物,展现内心挣扎与无奈时,也更胜一筹。

有那么一分钟,她的身子微微颤抖,很快她便站直了身体,有一两滴眼泪溅到了残破的红色地毯上。

下定决心要将头发卖掉,可心中也有过挣扎,不去评价,只是单纯地客观描写,更显真实。

佳句摘录:

这场景恰恰反映出,人世间所谓的生活是由啜泣、抽噎、破涕为笑组合而成的,而在这之中抽噎占据了绝大部分。

2.《最后一片叶子》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个故事——一个病人靠着窗外树上那仅存的最后一片树叶,支撑到最后一刻,战胜了病魔。


我想原型大概就是这里吧。

比较吸人眼球的地方就是贝尔曼一生没画过什么正经的东西,却在琼西生病时,创作了一幅作品——在墙上画出最后一片叶子,鼓励她活下去。

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过了那晚他就会死去,所以那成了他死前的最后一幅作品。

如果要说看作生命的延续,又有些牵强,但不得不说,结局确实很惊讶。

作者对肺炎的描写值得我们学习。

这年十一月,一位冷酷的不速之客侵入了这里,医生们管它叫“肺炎”。它在这殖民地潜行蔓延,用它那冰凉的手指触碰一个又一个生命。
在东面那边,这位破坏者大肆劫掠,摧毁了大批的受害者,但在这狭窄而苔藓丛生的“小地方”迷宫中,它践踏的脚步总算放缓了。
肺炎先生并不能称得上是一位有骑士精神的老绅士。一个身板单薄、被加利福尼亚的西风吹得几乎没有血色的弱女子,碰上这个摩拳擦掌、气势汹汹的老混蛋,哪里能是对手啊!

写出了肺炎的冷酷无情、有所控制,以及羸弱的女子没能幸免。

3.《带家具出租的房间》

破旧的房间

男青年为了找寻自己的爱人,随着结果不断地石沉大海,在一间疑似有着爱人痕迹的房里自杀了,巧的是——他的爱人一周前也在这间房里以同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在闻到一阵浓郁的木樨草香甜味后,便近乎疯狂地去寻找曾属于她的东西。

随着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他的信念已然油尽灯枯。
过了一会儿,他走向床边,把被单撕成一绺绺布条,将它们拿到窗户和房门旁边,用小刀把它们捅进每一处缝隙里,塞紧。待一切都布置得服帖整洁了,他关上灯,重新把煤气开到满档,心怀感激地躺到床上去了。

终于不用再找了,因为他相信一定能找到她。

以两个房东太太的对话结尾,讽刺了房东的不诚信的态度,也是暗示租房的命运会以相同的宿命告终。

4.《爱的牺牲》

和《麦琪的礼物》似乎有一些异曲同工。

两个艺术爱好者,一个喜欢音乐,一个爱好绘画,迫于生计彼此为对方编织着美丽的谎言,一个说是教别人钢琴课赚钱,一个说是卖出去了作品挣钱。

因为一次手的烫伤而揭开事实,原来两人都在洗衣房帮忙,一个熨衣服,一个烧锅炉。

当你爱着你的艺术,没有什么牺牲是不能做出的。

她说,只要“当你爱着”就够了。

他们不是在爱着艺术,而是在诠释“爱的艺术”。

5.《心与手》

故意描摹的一对粗糙形象与俊朗外貌,对话上也刻意为之,甚至与女郎的对话,也并无端倪。

直至结尾,借其他乘客的言论指出了这一点。

“年轻?”旅客甲惊讶到,“你怎么……噢!你没搞清状况吧?我说……你见过哪个警察会把罪犯铐在右手上的啊?”

警匪二人角色的倒置,令人大跌眼镜。不过我一直在想,他们的坐姿究竟是怎样一种姿势?

他微微抬起右手,给她看手腕上有只亮闪闪的“手镯”将他与坐在左边的同伴联系了起来。
百度补充一下

不禁让我想起梁晓声先生的话:

什么是文化?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6.《二十年后》

这篇小说让我想起电影《暗战》里涉及到的对人心理的考验。

本文是20年后的相见,却发现最初的好友成了通缉犯,不忍出手逮捕。

《暗战》

《暗战》则是刘德华扮演的坏人,与公车上的女人假扮一对情侣,遂以摆脱警察的追捕。

结尾处二者再次相见时,女人认为警察检查又是因为他犯了事,便主动靠过来,而后一起吃晚饭时才知道,男主将不久于人世。

记得当时我还在问:“为什么一个人就抓,两个人就不抓了呢?”

“不忍心打破美好吧。”

7.《感恩节的先生们》

一个人为了保持甚至希望这成为一个传统或制度——坚持九年,在感恩节这天请同一个流浪汉吃饱饭,结果他自己反倒在第十年的感恩节晕过去了,原因是整整三天粒米未进。

美味佳肴

流浪汉撑得也晕过去,因为在此之前他刚刚吃了一顿饱饭,二者对比,一个是饱着晕过去的,一个是饿着晕过去的。

结局是有一些出人意料。不过,这位老先生是真希望自己的子嗣能够继承这一传统。

有点没懂作者的用意,到底想讽刺什么?

佳句摘录:

他刚刚饱餐一顿回来,撑得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眼睛像两个醋栗,牢牢镶嵌在一个肿胀无比、油光锃亮的面具上,还到处残留着肉汁。
一周前救济站的好心人帮他缝上的衣扣一个个地被绷开,跟爆米花似的撒了周围一地。
这会儿他又是一副衣衫褴褛的样子,衬衫前襟开裂直到锁骨;可就算是十一月的寒风,还夹杂着细微的雪花,也只不过够让他感谢一下这点儿清凉罢了。

轻而易举地写出了吃得饱胀,邋遢的外貌,臃肿的形体,甚至把衣服都撑裂了,寒冷的天气和庞大的身躯比起来,简直微不足道。

转自百度

总评:

在每个小说之前,作者总要写一段话来描写环境、情境、状况,逐步引入主题。

客观描写较多,主观评价较少,从第三视角,这样更能增强代入感,结局多出乎意料。

上初中时,我们班有个学霸写了一个小说,结局也是令人意想不到。

一个少年,在班上学习特别好、成绩优异,可是回到家中,家里却是硝烟弥漫,战火浓浓。于是他甩门而出,然后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了一则新闻——题目是《完美少年,跳水自尽。》

想必正是这种落差、矛盾、冲突,更加彰显了小说的色彩与戏剧性,也更耐人寻味。

相关文章

  • 评欧·亨利小说(一)

    本次阅读的小说是: 《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爱的牺牲》、《心与手》、《二十年后》...

  • 爱必须付诸行动——评欧·亨利《艾克·舍恩斯坦的媚药》

    (本文所评小说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王楫 康明强译 译林出版社 )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艾克·舍恩斯坦的媚药...

  • 评欧·亨利小说(二)

    本次阅读的小说是: 《忙碌经纪人的罗曼史》、《财神与爱神》、《擦亮的灯》、《催眠大师杰夫·彼得斯》、《婚姻学精算》...

  • 评欧·亨利小说(三)

    本次阅读的小说: 《警察与赞美诗》、《汽车等待时》、《钟摆》、《托宾的手相》、《第三样配料》、《绿色之门》,共6篇...

  • 20年书单6《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6.《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美]欧·亨利 推荐星级:★★★★★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太经典了,多篇小说入选中学课本...

  • 2022年2月读书记录和书单推荐

    小说类 1. [美] 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 :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这本书收录了欧...

  • 让你全程23333读完的五本书,拯救不开心

    ➀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 豆瓣评分:8.9 ▼ 欧·亨利的短篇无需多说,大家初高中一定读过他的名篇,...

  • 书中的众生相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书评 说起欧·亨利,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那么这...

  • 这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有一个阶段,临睡前会读一会儿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看上几篇文章之后再休息。 欧.亨利的短篇小...

  • 我喜欢读欧·亨利的小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我偏爱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他的故事胜在简单,干净。 我可以给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评欧·亨利小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mav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