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
每日荐书(44)味的道

每日荐书(44)味的道

作者: 嫣然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5-28 10:41 被阅读0次

早饭儿子吃的不多,或许是因为夏天来临,暑热碍食,也可能是昨天吃多了。

但是,对于母亲来讲,孩子的饮食是心心念念的事,一餐不吃,或者吃少了,总要在心头念叨一下,身体不舒服?饭菜做的不好吃?

自己上学上到快三十岁,虽说在家不是娇生惯养的,但是学做饭也是结婚以后的事了。还记得第一次在单身宿舍炖的那个只有鱼和盐的清炖鱼汤。

真正用心是在做了布衣的妈妈吧!心想出生八斤多的大胖儿子,怎么也不能养瘦了,拿出做科研的劲头儿,把厨房当成了实验室的认真折腾这十几年。儿子没瘦,整天在念叨着减肥,我也爱上了厨房。

因为爱买书,也顺带着买了不少古今中外的食谱。《随园食单》,《调鼎集》,各种养生的古籍自不必说,蔡澜,唐鲁孙,陆文夫,王世襄,逮耀东,汪曾祺,林文月,杨步伟等等文人饮食谈也胡乱翻看了不少,手艺没有学得多少,读了觉得有趣。

樱桃红烧肉

今日看儿子不爱吃饭,又搬出我的手边的几本食谱来,寻找灵感与创意,也顺便分享一下。

布衣爱吃鱼,什么鱼都行,怎么做都行。

从小时候加餐的鳕鱼,到现在喜欢的水煮鱼,酸菜鱼,剁椒鱼头,香煎鲅鱼,银鱼蛋羹,银鱼丝鸡蛋饼,刺身,生鱼片,奶汤鲫鱼,松鼠鱼,官府鱼等等,来者不拒。

这本书讲了七十种鱼的做法。从简单的三文鱼蘑菇饭,雪菜烧鱼,口水鱼,到椒麻鱼,剁椒鱼头,鲶鱼炖茄子。

不知道做什么,翻看一会儿,就能找到做饭的灵感。

除了看食谱,在手机上也经常关注几个年轻的美食博主。比较喜欢的有李子柒,夏厨陈二十等等,还有阿曼达。

她在英国呆过,所以做饭就混合了一些新的思维,把西餐,日餐和英式,法式,西班牙式,韩式等各种饮食风格混合在一起,混搭的有滋味,也有活力。

这本里除了大菜,主食,还有甜点和饮料的调制哦!

这本是一本有意思的豆瓣写手的财米油盐,美食人生。

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平生。十分的烟火气!

有意思的还有这本二毛的《味的道》。

这世间事,凡事不能太认真,一认真就着了“道”。

简单的财米油盐酱醋茶,真讲究起来,哪一样都能写一百篇论文也说不清楚。又何况千变万化的食材,玄妙的火候,还有品尝者的认知?

这本书致敬了随园食单,用一颗诗人的心和一个江湖食客的品味分类讲了各种食单,饭粥,杂素,江鲜羽族,顺带还夹杂一点上古文化,野史村言。

孔娘子的妈妈是宁波人,所以她的记录是草长莺飞的江南口味。

而江南,是所有中国人心中风雅不过的向往。

草头,蚕豆,蟹粉~~

想起带儿子去苏州杭州小住,嘴馋的他临离别了,还在遗憾有一家小酒馆的菜还没有全尝完,哈。

迷人的江南啊!

这本是素食淡味主义者的首选,里面很有一种敬天惜物的情怀。

如果是一直自己做食物吃,就会越吃越淡,再出去吃饭会觉得不适。

最敏感的是孩子。记得布衣七八岁,带他出去吃饭,并没有表现出对食物的热心,吃了几口就悄悄跟我说,妈妈,回到家你再给我做吧!小侄儿好像也有此类表现。可见,对于食物的重口味,很多是后天养成的。

而当你身心静养,味觉敏锐的时候,才能尝到食物本真的清甜滋味。比如,轻断食几天,真的觉得渴了,那杯清水的甘甜才会呈现。

这本书里讲到的食谱都是萝卜,白菜,黑豆,梅汤,山野滋味。

可是,人生的真味,又何尝不是淡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荐书(44)味的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eo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