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李建文老师,思想的碰撞01 教师“第一”
毕业于北师大的李建文老师,是从云南小山村里走出的彝族大学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他从自己受教育的过程以及后来做教育的经历,切实感受到在影响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如生源、价值观、课程、管理、校长、教师,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我深以为然,教师的专业知识决定了学生的学科视野;教师的存业状态影响着学生成长方向;教师的思维方式引领着学生的思维质量;教师的精神气质濡染着学生的接人待物……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即言教师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关键影响力。一批优秀的教师方可塑造成就一批优秀的学子,一批优秀的学子方可在各领域回馈社会。因此教育之根本在教师,教师之根本在不断自我革新:在革新中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的发展;在革新中研究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学科教育路径;在革新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在革新中体尝专业尊严与职业价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由此观之,自下而上的变革路径才能真正推动教育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四有”好老师,还是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抑或“大先生”的修为等,都指向教师德才兼具,我所言教师“第一”的思考还应包括,社会地位的备受尊崇,专业知识的备受尊重,创造空间的备受关注,职业价值的被认可等。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是教育第一发展资源,教师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发展的高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学校发展的厚度。李希贵老师:从改变自己开始
记得读李希贵老师的专著《学生第二》时,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当我们反复强调“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什么位置?教师是“学生主体”“学生中心”的落实者,自然教师“第一”,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第一”。当一个老师,还被困扰在家庭问题、健康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中时,他(她)怎么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我们该如何实现教师“第一”,从教育行政部们来说需要激发教师队伍内驱力,想尽一切办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教师在不同层面、不同平台、不同从教阶段的获得感、荣誉感、价值感、社会认可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从学校层面来说首先要树立服务一线教师的理念,理清楚一些问题,比如硬件建设为了谁?教育资源为谁储备?学校服务的对象是谁?思考清楚这些问题,我们的设施建设、资源建设、服务建设都有了对象感,建设的就会更人文化、更舒适化、更实用化。比如学校把教学资源的自由使用权交给老师,让老师自由的、适时的用好资源,在学生学习中充分发挥作用,才不会闲置使用频率低或中看不中用的浪费。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塑造幸福的学生,只有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只有“教师第一”,才有“学生第一”。学校请把老师放在心尖上,老师即使您身处崖壁,也请像花儿一样绽放。
02 力量源自改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每想到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家国情怀鼔荡于胸怀,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独特情怀,是其他国家公民无法理解的。同理,每一位老师都是教育高质量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一位教师走上工作岗位无不经历新手上路模仿阶段——逐步成长自主发展——形成风格胜任岗位——研究策略自成一家,然而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功进阶,一些教师终其一生也无法恰当解决学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或离开教师队伍,或郁郁不得志;绝大多数老师能承担所教课程及班级工作,不给学校添麻烦,但至于如何做到的,没有思考背后的逻辑,终其一生止步于此;还有一些老师对所教学科知识背后内在的逻辑和价值的认知非常清楚,因此学生学得明白且有趣,处理学生问题时也知道所言所行背后的理论建构、行为认知,将教师工作不仅做到了科学化、专业化,更有内心价值认同的追求和艺术审美的需求,以此为乐,以此为美,将教育作为终生追求。孔子之所以格赞许颜回,也是因为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让我们穿越千年:僻巷陋室中,充塞着寂寥,薄衣单衫的颜回挑灯枯坐,度过了几多酷暑难耐寒冷瑟缩,历经了几多凉夜如水星辰斗转,“不迁怒,不贰过”,用满怀的春天拥抱,“复圣”之谓决非抬爱。“愿无伐善,无施劳”,一个青年终其一生绘就的理想国蓝图织就在《论语》的只言片语中,留待后人穷尽所有去想象,颜回的乐趣不在口体之奉,一生无官职半衔,无著作浩浩,活于当下,止于此生,此念追索处便是人生所有的风景。崖壁上的花儿不艳羡现世的明艳,也不期许后世的尊崇;崖壁上的花儿不向往沃土里的雨露滋养,也不抱怨贫瘠里的坚硬苍凉;崖壁上的花儿不乞求苍天的垂怜眷顾,也不奢望命运的仁慈宽厚。悬崖百丈又何妨,一枝犹俏引春归。
教材中的假课文 李老师极会引发听众思考,他用积累的大量典型案例,以案说理。在一次公开课上,教材选编一篇关于哈默成长的故事,为极言哈默的坚强勇敢,以中国式故事结构的方法杜撰了一个外国男孩的励志故事。生质疑:哈默是富家子弟为什么会逃难?经老师们研究,发现这个故事疑点重重:哈默生活的时代没有战乱,逃难一说纯属虚构。再者故事所写环境与美国地理环境并不相符,细究起来还有很多不通之处。这篇课文第二年就从人教版教材删除。十岁孩子的质疑,成为老师们研究的课题,进而发现了教材选编中的大问题。谁可以说您一次小小的质疑、研究不是在推动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好呢?
倦怠是因为重复。 一日李老师与同事聊起听课所得,一年轻教师无奈地说:“我去听美术课,授课老师没带教案,问他什么情况,他自信满满地说这些内容都教二十多年了,还需要备什么课……” 我们不得不承认教师队伍里的确有一些佛系老师、经验型老师、自以为是的老师,请放下执念,静心细想:学生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一天都在成长,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如何做学生的导师?每一届学生身处时代、家庭、境遇均不相同,每一年都在面临全新的班级,依然按套路出牌,如何征服学生的心?每一年的自己都因经历、阅读在思想情感上发生着变化,每一年的社会环境也都处在高速发展变化中,依然固步自封、循规蹈矩,如何培养立足于未来社会的人才?在变中求质、求新、求效,在不变中求细、求实、求美,需要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修炼专业精神、职业认同、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客观精神、理性精神。职业本身不存在倦怠不倦怠,所谓职业倦怠,是存业者让职业变得倦怠,尤其对于教师这份职业,其最大的乐趣就在于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每天都在变化着的人。日月之趣在晨曦晚照,四季之趣在风霜雨雪,若不去欣赏,也只是亘古不变的枯燥乏味。倦怠源自重复,力量源自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也可以是颜回对理想社会的期许;也许是一个盘桓在脑海中的小小思考;也许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执着探索;更可以是改变数十年如一日的自己。当我们处于“求变”的状态时,生命的源泉将迸射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03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云南石屏邑也得小学是李老师的母校,八十年代李老师上二年级,他的老师为了让偏远山村里的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自费征订《小朋友》等杂志,为闭塞的农村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城市的窗。源自这样的影响,李老师继承恩师衣钵,做了老师。他回忆进入北师大后对他影响极深的一件事儿:有幸在北师大听启功先生的讲座,面对面交流,是每一位北师大学子的心愿,那日大雪,学生们仍热情不减,三四点钟就排队等候先生七点钟的讲座,因场地有限,无法容纳太多听众,等待的学生和值守的学生间起了冲突,八十多岁的先生温和地答应学生门再做一场五百人的讲座。启功先生的平易近人皆在这诸多小小细节中。作为著名书法家、国学大师的他,在李老师进入北师大的新生入学典礼上讲话时,谦逊地说:“各位学长,你们都是大学生了,而我只是个中学生,还肄业。祖上是胡人,接下来是一些胡说,姑妄听之……”尊称新入学的大学生为学长,把自己的人生智慧戏称“胡说”,大抵也只有先生了。正是这一些德高行远的大先生的春风化雨,才有现在潜心做教育的李老师。国学大师、书画家启功先生
人生中总有一些挥之不去,讲起来如同昨日再现,历历目前的往事,在不经意的记忆筛选中格外鲜活:在雪地里教我们唱“洁白的雪花满天飘”的启蒙老师,在寒冷冬日里早早骑车到校给学生们生炉火的田老师,每天早晨早读时在我的日记本上写下隽秀“优”字的田老师,罚我把黑板报必须出漂亮的陈老师,把班级节目编排全权交有我负责的李晖老师,每次在作文讲评时用最美的声音朗读我文章的秋珍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期待每一棵小苗都长成参天大树。今天,这个下午,在北京,又忆起这些贯穿于我成长脉络中的不可或缺的好老师,不曾想若干年后,恩师的面庞会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串联成我独一无二的记忆,格外清晰,格外明亮……
04 教师的“外铄”与“内塑”
前不久看的电影《长津湖》中有一句台词: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会被吃掉,从内部啄开有可能会成为一只鹰。这句话在不同语境中有多个版本: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是一道佳肴,靠内力打破是一个生命。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术”与“道”,“术”是“外铄”,是技术层面策略、推力,行政部门、管理者的干着急;“道”则是“内塑”,是个体精神层面的追求,是自我内驱力的促动。孟子曰:“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一个教育组织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每一个成员,因此自我驱动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才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人才。
05 给热爱一个空间
学校是提供学生更多选择的场所,是促进学生成为人、发展个性潜能的一个空间;同时学校也是给老师更多支持,发挥教师才能促其成长并获得成就的空间。因此一所学校无论对学校还是对老师都应强化认同这种认同,并乐意生活其中成长、乐意参与其中成功、乐意付出艰辛做出成效。李老师讲到访学英国夏山学校时偶遇一个被主流教育淘汰的小男孩,他喜欢做木工,学校木工坊是这个男孩的专属空间,他可在在这里天马行空、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他独立做出的两把椅子是引以为傲的杰作,他的的理想是设计出自己的品牌家具。小男孩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二:一是尽可能给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一个空间,即使做不到如此,至少可以尊重孩子的喜欢,和孩子一起保有一份对喜欢的坚持;二是喜欢一件事,需要久久为功,数十年如一日做下去,一直到心愿达成。给热爱一个空间
去年毕业的学生明祖是个喜欢诗歌、爱写小说的男生。明祖的诗歌储备极丰富,与参加学校诗词大会的同学仅2分之差,输在了写字环节。明祖的作文以简洁排列的短句为长,语言典雅,且讲究意境的描摹。疫情居家学习期间明祖沉溺于网络小说无法自拔,曾一度憎恶各种规矩约束,无法继续校园生活,在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于老师和班主任的热心帮助下,三个月后顺利回归校园。看到他安稳地坐在座位上,我真替他高兴,我会时不时、有意无意地关心起他的情绪状态,会在语文课上让他讲古诗词,让他朗读作文,让他谈谈自己的见解,会和他开开玩笑……慢慢的我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看到了操场里跑步的他,看到了和同学聊天的他……有一天课间我在操场散步,他兴冲冲地跑到我身边,想和我聊一聊文学创作的事儿:“谢老师,您说是先有故事的架构,才可以完成小说创作,还是边虚构边创作?”我看着他满眼迷惑,反问道:“你是不是认为小说都是虚构的?”其实我知道他看的小说以玄幻和盗墓笔记为主,这些虚构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有伤害的。明祖点点头:“我觉得大部分是这样。”我看着邈远的天空飘过几缕白云,打趣地说:“我们今天的聊天也可以出现在你的某篇小说里呀!”明祖欣喜地摇动手指:“哦~~,谢老师,我明白了,您是说小说中的事儿是来自于生活,可以写天气,可以写人,可以写发生的一切。”我赞许地看向他,意味深长地说:“生活本身其实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高于生活本身的那部分东西,或许是作者的理想、期许、憧憬,乃至改变……其实你也可以把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以示对战胜自己走出阴霾的纪念,我觉得这个选题挺好!”明祖使劲点点头:“我也有这打算,的确是走出来了,现在就很喜欢校园,很喜欢和大家在一起,我也觉得自己一下长大了……”后来又有几次明祖拿着自己的作品让我修改,只是我们才刚刚开始好好相处,就到了毕业季。做老师,其实留给我们和学生的时间并不多,好好倾听,好好聊天,好好度过师生一场的每一天,给彼此的热爱留足空间,才有生命成长的无限可能。
给老师的热爱也留足空间。想到了今年的地球日,小蔺老师已和同组老师提前二十天就在筹划,前期拿出的口头方案只是一个简单的活动,和我商量时,我觉得既有意义又有价值,因此,在不断的边做边讨论边完善的过程中竟做成了“地球日综合实践活动”,填补了我校地理学科综合实践学习课程的空白,从“地理小博士“竞赛,到“我手绘世界”美术与地理学科的融合,再到“学习成果展示”阶段“环保购物袋”学生文创作品的定制,是一次极有特别的尝试。负责活动策划与实施的小蔺老师兴奋地说:“以前可讨厌搞活动了,可费劲了,可是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学生参与其中的快乐和积极性,还有精彩的学习成果,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准备着手设计下一个活动了。”不出所料,给小蔺老师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她总是会给我和学生一个说不完的惊喜:她跨领域带历史学科,竟在本学期开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观影分享会——《觉醒年代》,我们一间办公室,每天都会听到她对分享学生的赞美,学生们也会时长围在她身边谈论。这大抵就是热爱的力量。小蔺老师和她的热爱 地理综合实践课程文创作品
小窦老师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多年,她的改变应该始于在北京的一次全封闭式专业培训学习,当然我还觉得也跟她的那些外国朋友有关。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她坚持让学生做课前英语演讲,坚持每周学一首英文歌曲,每月带学生观看一部英语原声经典电影。三年坚持下来,有一日看到她发在家长群里的学生演讲视频,学生在讲他的篮球明星梦,很有意思,本打算去她的课堂看看,没想到正巧赶上她给优秀演讲者在发自己购买的汉堡,兑现承诺,我用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幕。课后和她聊天,她激动的说;“刚开始真的很浪费时间,都坚持不下来了,可是想到做事总得有个始终,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九年的时候演讲的好的同学可以讲自己得兴趣爱好、自己的旅行、自己的偶像等等,体裁特别丰富,即使从前张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也能说一大段,我就特别欣慰……坚持做对学生们英语口语能力提升还是很大的,关键是很多学生爱上英语课了,这是我最自豪的。”前段时间,考入高中的学生回母校看望老师时,还和窦老师聊起了初中英语课堂,他们记忆最深刻的竟然是某个同学的课前演讲。现在总能看到优雅、快乐地在校园中行走的窦老师,她不再苦恼于使尽浑身解数仍毫无起色的英语成绩,恰恰是她的热爱、尝试着改变,融洽的师生关系,有趣的英语课堂,让今年毕业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大幅提升,看到她的改变,我时常觉得那是一种生命被唤醒的欢乐,职业的价值感被发掘的热爱。这些甜蜜的忧伤,亦或是忧伤中的甜蜜,都将铭刻在我们职业生涯的历程碑上,待来日方长再忆起,都是最亲切的怀恋。小窦老师和她的热爱
巴士上,
咖啡馆,
飞机场,
我有一大段时间写东西,
真好!
舷窗外的阳光很暖,
机翼下的云层很浅,
起伏的山峦渐渐走远,
我的心慢慢变得饱满……
舷窗外皆是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