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因为书名太鸡汤而险些错过的好书。
首先分享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她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女人,有一年,她认识了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男人。后来,他们相爱了。她从未体验到这么浓郁的爱,她全身心地爱着那个男人,同时也感受到那个男人对她毫无保留的爱。在他们相爱的那三年,她的整个世界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遇见这样一个男人,她感觉她的生命是从和这个男人相遇之后才真正开始的。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
直到有一天,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了。那是非常平常的一天,她在家打扫卫生,这次她想做得比平常更彻底一些。她清理了很多平时忽略的角落,然后她突然发现一个从没有注意过的小暗箱,还有一把小小的密码锁。
她尝试了几次,竟然把箱子打开了。结果,她发现里面有很多信件。这些信件的内容是那个与她相爱的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的交往过程。她无比惊讶地发现,这个男人在和她交往的过程中竟然同时还在和另一个女人交往,而且他对对方的表白和赞美,所使用的词句,都是曾经对她说过的。
可以想象,在那一刻,她的世界崩溃了。
她感觉过去这几年自己的幸福生活简直就像一个笑话,这个男人从未真正全心全意地爱过她,她过去一直都生活在一个谎言中。她痛苦到了极点,她离开了那个家。不知道要去哪里,她在外面飘荡了几天,最后决定自杀。
她来海边,慢慢走向大海深处。当海水没过她的双腿时,也许是冰凉海水的刺激,也许是内在某种神秘力量的苏醒,她内心深处突然闪出一个问题:
如果这三年这个男人从未爱过你,那么你感觉到的爱是真的吗?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智慧的问题。她听到了这个声音,停了下来。然后,答案出现了,她只能诚实地回答,那种幸福的、被爱的感觉是真实的,无法否认。也正是因为那份感觉太美好了,当它失去时才令人无法接受。
紧接着,这个声音问出了另一个终极智慧的问题:
如果那个男人从未真正爱过你,那你感受到的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她一个人呆呆地站在海水中,思考这个问题,寻找答案。最后,她没有别的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这爱的感觉是自己给的。
就在答案出现的那一刻,她意识到所有的感觉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无论是之前被爱的感觉,还是之后被伤害的感觉,或者是现在这份超越被爱和被伤害的感觉,统统都是自己创造的。于是,这个女人就在这一刻,觉醒了。
后来,她成为非常知名的身心灵导师和作家,帮助了很多在亲密关系中受苦的男人和女人。
原来这种种的感觉都是来自自己,真是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就像小鸟能在数米高的树枝上安心地闭目休息时,并不是因为它相信树枝,而是相信自己的翅膀。
我们并不需要满世界去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你只需要找回信任自己的力量。
曾经的一位女领导和我说过一句话“其实嫁给谁都一样!”,这怎么能一样呢?太匪夷所思了。暖男和渣男差距比人和猴子还大,这怎么能一样呢。多年过去,我才有了一点点理解,只要女人在精神上够独立,不管嫁给谁都能活得好,万一运气不佳,所遇非人也能选择和改变,让自己的生活重回正轨。
关于爱自己
既然书名中有“爱自己”,那作者是怎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的呢?
爱和上瘾非常容易混淆,爱让你自由,而上瘾让你失去自由。
爱自己首先是不再依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明白自己是谁。
这让我想到整天喊的口号“做自己!”“要活出自我!”很正确,如何实践呢?
因为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书中说,
其实,我们喜欢把真实的情绪和想法压在心底,举了《朗读者》中汉娜的例子,当然比较极端,但扪心自问,你担心自己的阴影人格被发现吗?
觉察自己的阴影人格,正视它,戒除自己的“好人瘾”,真实地表达自己。举例很多人的金钱观,又爱又恨,对金钱的评判,双重信息。
很多人担心真实的做自己会破坏关系,真是会吗?作者认为不会,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心智成熟标准,就是超越二元对立状态。
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是一个无处不在的陷阱,这种思考方式会让人变得善于诡辩,让身边的人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中。
更重要的是会自我蒙蔽,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盲点。
成熟意味着看到另一个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
其实,真实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就像人们不是想停止焦虑就能停止,不是想给出信任就给得出来的,而是需要建立在力量感和自我洞察的基础之上。如果你都不了解自己,看不清自己每个反应之下运作的复杂动机,而只是随着本能的人格模式给出反应,那么就会一直被一股自己都发现不了、掌控不了的无名力量所操控。在这种情况下,真实根本无从谈起。
作者还通过一个回答朋友关于衣服是否好看的例子来说明如何真实的表达自己,而不是语言技巧。并提出来“世界就是自己的投射,如果真实地做自己、表达自己,就会得罪别人,这就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某个层面,你和自己的关系是不好的。”(这一点我还需要好好体察)
总结一下,爱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比如说爱的五种语言(肯定的言语、精心的时刻、有意义的礼物 、自愿的行动、身体的接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优先排序,某时某刻,你需要的是陪伴但收到却是一份礼物,这就没有get到你的点上。
其次才能真实的表达自己,进而爱自己到点子上。
关于匮乏感
匮乏感往往承袭于原生家庭,匮乏感很强的人有以下两种状态:
一种是阳刚性状态。这时,他们尽力占取更多。阳刚的一面呈现时,他们就防御被掠夺和主动掠夺。这些人的注意力永远都在外面,他们对自己能创造出新的资源和新的机会没有丝毫的信心(也没有兴趣)。
另一种是有时他们的匮乏感以阴性状态呈现。这时,他们会尽力避免冲突、避免失望,会压抑和退让。
如何打破这一模式呢?要努力进化,不断成长。从毛毛虫裂变成蝴蝶。
关于控制
控制别人的东西,都会反过来控制自己
当事情的发展没有符合你的预期时,试着放下控制,臣服于当下。所谓“臣服”,不是消极的态度,不是懦弱和委曲求全,而是放开个人的好恶。个人的视角受到养育者和当前社会文化的制约,往往有极强的局限性,而这局限性却不被当事人所觉知。不再轻易地认定这事的好坏、对错,而是让生命做主。
拥有传奇人生的亿万富翁,同时也是灵修者的麦克·辛格在《臣服实验》这本书里写道:真正的臣服是勇敢地放开自我,全然拥抱当下的变化。然后,我们会看见生命所安排好的、种种出乎意料的惊喜。
关于太用力
不要让自己成为过度付出者或过度索取者
用力爱,是为了填补自爱力的匮乏
成熟的爱没那么戏剧化,是尊重,是给彼此空间,是彼此独立又相互支持。
关于承诺
不单盲目承诺,更要有实际行动
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承诺”,有孩子般的“冲动承诺”,也有失望受伤后的“拒绝承诺”,还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智承诺”,最后的阶段是“超越承诺”,不为承诺与达成所困,敢于大刀阔斧地去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去触碰自己的边界,不断扩展自己。
后记
我在读这本书时,
很兴奋,觉得自己读懂了,有很多地方都突破自己原先的认知;
打算写读后感时,发现很难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罗列了很多,比如下面这些:
1.关系是人一生都要面对的,无法逃避,良好的关系建立在良好的自我关系的基础上。
2.关注自己、体会自己、觉察自己、改变自己,通过学习、不断的练习,学会接纳和理解,提升自我内在能量。
。。。
却无法清晰的说出大纲架构,更别提诠释整本书啦。
然后搁置了一段时间,再拿起来,发现种种问题都可以归纳到下面两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