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积极准备之后,赴上海之学终于成行,4月19日中午,在艳阳高照的美好春日里,张副局长、我和保华作为前期联络人员,帅先踏上了赴上海的旅途。
一路南下。
在满满的期待里,我们一路交流着,中午的睡意也被轻而易举的战胜了。张局长分享着最近看的有关评价的几本书的所思、所感,以及对县域教育的观察,对未来的展望和对本次学习之旅的的看法。
他一针见血的说:我们很多干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安于现状,不知道外边的世界多精彩;靠着臆想生活,跟着感觉工作,全然没有多少进取心。生活工作不能说是一地鸡毛,也是没有多少可圈可点之处。
交流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车厢里没有了以往大声喧哗的声音,人们的交流虽不是窃窃私语,但都是有意无意的把声音压的很低,想休息的话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进入梦乡。的的确确,人们已经渐渐学会了不扰他人。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随着国家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我们的国家、社会文明一定会开挂。
穿隧道、跨山川、过河流,复兴号一路平稳的疾驰,车窗外的春天生机盎然,给我的感觉是心旷神怡,充满了力量,那种发自心底的、被生命震撼和感动的力量。在每一个春天里,我都会不自觉的感动。感动于每次倒春寒后,那些花,那些草,那些嫩芽的坚强,感动于那些叶们,三五天便能舒展开来的努力生长的力量。越往南走车窗外的绿越鲜亮起来了,那种带着一种润泽和灵气的鲜亮,大概是南方河网星罗棋布的缘故吧!而北方的绿确乎少了一些水份的滋养,恰恰像北方的汉子,多了一些粗犷。
睹物思人,我们此行难道不是要借助他山之石的力量去延续家乡教育的春天吗?
过了苏州往南,在高铁沿线几乎分不清那是城市,哪是乡村了,江浙的发达由此可略见一斑。走着走着,天黑下来了,列车也如释重负的进站了,按着程总的引导,我们顺利在出站口汇合。
去宾馆的路上程总和张局长交流了很多,程总介绍本次的活动安排以及几所学校的特点。饭后,在宾馆仔细核对了方案,为“大部队”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
之于我们这些北国来沪的游子,对于这座2000多万人口的世界级的大都市,我们只是千千万万个过客中的一员,不多着,也少不了。身处这样一个大都市里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每一个过客的微不足道,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的确确是在这儿存在过的,这也就足够了。对于这样的行程,除我们之外,没有几个人会晓得,更没有几个人会念念不忘。然而,之于我们这个团队,我认为意义一定是深远的,也必须是深远的。


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