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两人相识、相爱到结婚,是缘分的巧合,是幸福的契约,更是灵魂吸引而碰撞出的火花。
爱情渗入到岁月,在感觉中就会变成亲情,生活哪怕再繁琐平淡,也依然会有爱和情在伴随。当然这一切并不是每对夫妻都能察觉得到,被琐碎小事掩盖起来的幸福只有那些珍惜生活的夫妻才能抓得到,也有部分夫妻经过长久的争执,几十年的生活磨合后,蓦然回首,才发觉对方正是自己一生相守的那个人。年轻时不管有多么的不珍惜对方,在共度夕阳时,彼此能够欣赏亦是一道最美的风景。
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婚姻亦是如此。它像是中学生做一道数学题,做到一半,放弃,下次还要从头再来。有的人适应不了伴侣,厌倦了对方,忍受不了对方的缺点,劳燕分飞,再另找幸福,那么婚姻这道题你还要重新从头做起。
酒是陈的香,生活如此,婚姻更是如此。公婆一生特别不易,养育了八个孩子,又供给了三个孩子上师范、中专、大学,这其中的苦与累是可想而知的。先生的奶奶脾气暴躁,看不惯婆婆的一举一动,可以说她们婆媳一生矛盾不断,婆婆更是谈“婆”色变。婆婆把希望寄托在公公身上,公公很正直,年轻时很能吃苦,更是能干,婆婆自始至终是捧着他过日子的。先生排行最小,在记忆中,他都是和哥哥姐姐吃同样的饭,唯独父亲一人吃小灶。按说公公该感激婆婆的付出吧,但是他脾气不好,用婆婆的原话就是“受了他一辈子的气”。
孩子们都知道公公疼婆婆,生活上更是离不开她。他的疼爱表现在每次婆婆不舒服时,他总会第一时间给婆婆看病,年龄大了更是看她有丁点不舒服,就马上打电话通知子女为她看病。公公强势了一辈子,所以婆婆看不到他温暖的一面,依然觉得自己受气。和婆婆聊天,更是常提起辛酸史,眼泪会流成“一大缸”,我边安慰婆婆的“委屈”,边羡慕这老两口对对方的关心和依恋。公公不让婆婆离开他一天,婆婆也放不下公公一人在家,说如果她不在家,怕公公自己做不好饭。天长日久,彼此的牵挂和爱只是没有读懂而已。
真正让我懂婆婆的是公公住院后的反应。公公八十多岁时,糊涂的特别很,在医院子女怎么伺候,他也不知足,而且一点也“不听话”,吃饭不按照医生的嘱咐,随时发脾气,一人根本伺候不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现在终于理解了这句话,说实话子女都很孝顺,一边忙工作,一边伺候老人,还有自己的孩子或者孙子需要照顾,但没有一人诉苦,对公公都是拿出了真心。
那天,公公在病房内把二哥大吵一顿,把二哥气的干跺脚,饭也没有吃,但还是没有吭声,一直等到三哥和先生接班他才回家,我很感动二哥的付出,也对公公表示深深的理解。老人嘛,老换小,他八十多岁还能发脾气,说明他还有力气,这是子女的福气。
知道先生家境情况的人,都说公婆是最幸福的老人,孩子是最孝顺的子女,对老人真是没得说的。但我深知子女做的最多是不错而已,真正发自内心疼爱公公的人,唯独我婆婆一人,这份深深的牵挂和关心只有她做到极致。有天公公意识模糊,当婆婆看到公公躺在病床上无精打采时,看到公公见到她来也同样面无表情时,婆婆心疼的落泪了,她说如果公公的病情不减轻,就转到更好的医院去治疗。其实婆婆不知道,公公只是老年病而已,在这儿有四嫂精心的安排,医生和护士对公公的照顾又特别周到。
婆婆身体不太好,没有让她在医院长待就直接送她回家了。婆婆回到家,她忘了自己是长年累月和医院打交道的病号,万万不可以过度操心。婆婆在村里的人缘很好,街上的老太太们特别喜欢来家里和婆婆聊天,然而自从公公生病后,婆婆就大门紧闭,一人待在家里不出门。子女怎么劝她,她都想不开。她忘记了公公对她常发的坏脾气,忘了公公对她的“不讲理”,忘记了公公的“难侍候”…此时此刻,对婆婆来说,只要这个糊涂“老头儿”平安无事,就是她最大的幸福,只要这个难缠的老伴儿身上有力气,再怎么糊涂,再怎么嗔怪她,甚至是责骂她,依然是她最大的幸福。
从公婆身上,让我领悟到伴侣才是一生一世的爱,斗也好,争也罢,其实谁都没有办法离开谁。这道人生题需要当事人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解、去悟、去反思。
一个熟人,是位大领导,妻子是个家庭主妇,但他一生对她非常依恋,一日三餐,穿衣打扮,全是经过她的手。她病逝后,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会开着车来到她的坟前,有时抽烟,有时流泪…。白天是单位的领导,只有夜深人静时,才真正还原成那个在妻子面前永远像个孩子的他。
一个邻居,夫妻相濡以沫一辈子,相亲相爱一辈子。在女主人先走一步后,他根本承受不了没有她的日子。他害怕孤独,更害怕漫长的黑夜来临,睡不着觉时,连个说句话的人也没有。
每一对夫妻从年轻时都要学会多给对方一点宽容,少一点抱怨,多一丝理解。老了走不动了,真正心甘情愿、无怨无悔陪伴你的人就是你的老伴儿。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做手心里的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