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年初搬家,之前放在14楼窗台上的书,被搬到了12楼,尽管同样向南而立,但因为打乱了原有的次序,它们在心中的位置也就乱了,变得极少光顾。
周末的下午,因为刚经历过一场大雨,窗外的天空阴沉着,心一直在窗台上探索。目之所及,看到还待细致整理的书籍,便随手抽出一本。这些书大多是我买的,有几本是别人赠送的,还有几本是从别人家淘汰的旧书里捡回的,所以对它们我都保留着一种熟悉。但唯独这本,拿到手上,完全没有印象。
仔细看看,发现带着腰封,但又没有任何翻阅的痕迹,我确信自己没有买过。《让心安住》,作者陈春花,2012年第一次印刷。
从出版时间来看算不上新,后来想起,关于花姐,我确实是捡回过一本她的《陪妈妈去旅行》,只是被我带回家去了,而这本应该和《陪妈妈去旅行》一起捡回来吧。我最初认识她,是因为她的管理学。
好吧,这个周末就读这本捡回来的书。毕竟我也算一个花粉。
2-
整个2019年,或许是因为春天的缘故,又或许是万物升发,躁动不安时常会有,就像昨天,会莫名急躁,莫名自责,总觉得自己少了安然,少了情操,总有一些不经意的风会吹乱了心扉。
工作上的主动性明显地减少了,工作的任务都是踩着点的在完成,学习的计划一再延迟,眼看考试迫在眉睫,进展却很不理想。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慢下来,甚至停下来。
尽管离春天越来越近的日子,也欣喜也轻盈过,但随着春天的离去,仿佛我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如果始终像楼下那棵开花的树一样该多好,一年年花开叶绿,一年年根深,一年年长大,丝毫看不出有负面的情绪。我跟那棵树是有距离的。
3-
《让心安住》太合时宜了。此时此刻,我的心确是需要一本书带来一点新鲜,一点清雅、在字里行间里,在书页之间,在聆听花老师的教诲中,获得一点安宁。
书的扉页上写着两行小字——“在不丹,我终于了解到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珍惜拥有,感恩一切。”
薄薄的一本书,很快读完。尽管窗外的雨哗哗啦啦,尽管雷声响彻夜空。
文字里,我像是跟着花老师一起,在闭关,在静坐,在一呼一吸之间,心也越来越轻盈,越来越明澈。
等看到书的最后一页,竟然安静地睡着了。可惜不是在花间,我一直向往在一棵古老的樱花树下,静静地读书,然后看着樱花雨,睡着了。
昨日雨夜,能捧着书本睡着,也是幸福的。
醒来,书被先生收好了,一份安宁还在,仿佛看到花老师就在面前,朝着我微笑。像母亲,又像姐姐,温暖的,亲切的。如花。
作为一个花粉,一直对花老师的所思所想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像她这样的人,多多少少是能指引、能带动、能激发我这样的平庸之辈的,总觉得能从她的世界里让自己获得一些感悟,一些方向,一些新的思考。
文字是最好的渠道。
这本书刚好。花老师去不丹静修结束后,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中,她为了让更多人在闲暇时刻有机会像她一样窥看禅修,就把自己感受到的一切写入这本书,以供更多寻求心灵健康的朋友参考。
之前花老师在我心目中只是一个管理学学者的身份,读完此书,我发现她的确是一位智者,短短几日静修,感悟之深,花老师是敏感的,善于思考的,或者这也是她在管理学上的思想总那么受人欢迎的原因吧。她善于洞察一切。
4-
书中,我第一次了解了不丹这个国家,了解了佛教对于不丹的意义,知道她的静修师长是冉江仁波切,知道静修是完全与世隔绝,还知道了花老师在去静修之前,也涉足哲学课程的学习。
本书包含“快乐”“无常”“确信”“安住”“空性”“我执”“利他”“接受”“寺庙”“幸福”十个篇章。
花老师以“快乐”开篇,以“幸福”结尾,注定看完此书的人,是带着新的愉悦,是能收获属于自己的一些幸福的。
关于快乐
书的第一篇第一行是仁波切的提问:“闭关的目的是什么?你做一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
花老师说她心里的答案是: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有价值、有意义。”
而仁波切的答案是“做任何一件事情的事,都是为了快乐,得到自己所要的满足。”
还说到快乐无法依靠外在而获得,来源于内心及内心的改变。
花老师就自己的认知的局限性和仁波切的答案进行了分析,价值和意义是都有评价标准的,因人而异,时常会“得到了就快乐,得不到就不快乐”,也因此很多时候不如所愿,抱怨和痛苦就随之而生。那些我们日常所说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是外在的、不稳定的,甚至是反向的,比如希望、梦想、健康、财富等等,而真正的快乐是内心的一种共同的感觉。
花老师还列举了她在教学中遇到的学生的例子,比如有些学生在选择读书还是就业的过程中焦虑、有的学生面对爱情开始盲目,结合这些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迷茫,分析了“不快乐”的原因,她说大部分来源于“虚伪”“不真诚”。
安静的时候,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会呈现出来。让心健康,不受外界影响,这是一个人能获得快乐的根本所在。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即便此时樱花没有在头顶盛开,尽管只在雨夜里抱着书睡着,但我能感受到,内心是快乐的。
5-
在《无常》的篇章里,花老师讲到生命的本质,她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无常的载体。不管我们是否愿意,生命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在变化着,一呼一吸间,一切都变了,这就是生命的本质。
记得当时听花老师的管理课,在讲到互联网+的时候,她说作为管理者,就是要拥抱互联网,与变化共舞。今天在面对生命的无常,花老师也提到:变化就是主动迎合环境,和环境互动,变化就是淡然、自然和融合。让自己放下“成功”,和周围和谐,就是变化的最好形态。
一呼一吸之间,很多东西没有痕迹,不露声色,但一切都变了。生命的活力在于不断地寻求变化,像溪水一样,自由地流进流出。人们痛苦和迷惘的根源,是渴望获得一切永恒的东西:感情、财富、地位等等,但往往这些外在东西又在变化着的,怎能恒久呢?还有很多人或怀才不遇、或觉得没给机会、自己运势不好,殊不知,根本原因都出自于自己的内心。
如果能放开自己,接受一切并与一切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变化,成长就会成为现实。回想起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多少人不是一边生存在某个环境里,一边又抱怨着组织的各种不是。
仁波切说:“当海浪拍岸时,岩石不会有什么伤害,却被雕塑成美丽的形状,同样的道理,改变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也可以磨掉我们的棱角。通过各种改变的考验,我们可以学习发展出温和且不可动摇的沉着。我们对自己的信心增强了,善心和慈悲心也开始从我们本身自然反射出来,并且把喜悦带给别人。这个善心可以超越死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基本的善心。整个生命便是在教我们如何发掘那颗强烈的善心,并训练我们实现它。”
这段话,我读了很多遍。
关于改变,也是相当困难的。
想到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父母亲人、爱人孩子、朋友同事。在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去选择自己的同事和领导,因为工作的变化,又要面对不同的人。
当你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只能改变自己。
很多人因为心受了委屈,就辞职不干了。若非不是自己创业,如果还要在职场继续混下去,如果不主动改变自己,去磨掉性格中的一些棱角,即便跳槽,最终受委屈的还是自己。
一路走来,也曾有“不干了”的想法。后来想着,既然不是自己的过错,仅仅因为一些人一些事就主动退出,何必呢?我尝试改变自己,调整自己,得以度过艰难的岁月。如今想来,依然感谢自己。
6-
关于《确信》篇章里,花老师讲到敬畏之心,敬仰之心。“太阳把光洒在大地上,她并没有决定哪里撒的多一些,在哪里撒的少一些,每个人能够得到多少阳光,取决我们自己。而不是太阳有偏爱或者不公平。要确信我们所处的环境、给予你帮助的人、与你有关联的人,都会给你带来极大的福报。
在不丹,人们相信佛法、相信上师、相信轮回,这种确信的心态,可以使人具有敬畏之心、敬仰之心,从而获得安静和圆满。”
在讲到“利他”的时候,花老师结合稻和盛夫先生的“利他哲学”来讲,就是要让我身上的快乐,让别人都能得到。因为你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会有反照,会帮到到自己。
这里也讨论到一个问题:如果遇到的是恶心的人,让你的善心受到欺负的人呢?仁波切的助理回答得很简单:要为别人着想,同时要运用智慧,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如果智慧不够,可以选择离开,不要直接面对恶心对你的人。
最后,仁波切说,修行并不是让人欺负,修行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第一,遇到好、坏都不惊讶;
第二,学习要很深,思考要很深,但是行为不能乱;
第三,心要很宽,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
第四,不要让情绪把自己拉动,要有坚固稳定的心。
大道至简,简化生活,心的宁静就从这里来,从最简单的生活中来。
在仁波切的指导下,花老师通过其修行过程中自身内心的感触,思想认识的修正,结合了生活中、工作中时常遇到的普遍存在问题,甚至是企业管理的事例,来讲述心性的本源,心智的提升,把深奥的哲学命题阐述得通俗易懂。
想起去年很火的复旦大学哲学老师陈果,她主张:“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深受学生网民喜欢。我更喜欢花老师的《让心安住》。
书中还有很多开悟的道理,很多励志的金句,如果我都写下来,怕是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伙伴可以读一读。
人生是一场修炼,我们需要不断地让心安放下来,如果哪一天真正做到了,这个过程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人生也是圆满的。
读一本书,她能带给你莲花绽放的安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