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768/c140410985e79087.jpg)
文/边走边旺
梅 花
王安石(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还记得小学时,课本上王安石写得梅花。
在那偏僻的房子一角,有稀疏的几枝梅花,在数九寒天,静悄悄独自盛开。天地白茫茫,为什么远远的就知道不是雪呢?因为隐隐传来阵阵幽幽的香味。
从小生长在西南丘陵,没见过电视书本上说的鹅毛大雪,天地两茫茫只能存在于幻想中;也没见过真实的梅花,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书本上的风花雪夜也只停留在文字表面。
小时候很好奇,再加上孤陋寡闻,没见过世面,所以面对一切惊奇,半真半假。小时候背诗,五个字一组,简单好记,朗朗上口。那时候没有看过梅花,也更不知梅花长相如何?
梅花最初留在脑海里图像就是,一间简陋的土墙茅屋旁,稀疏几根树枝,用红色蜡笔点几点就成了梅花。
根据老师的讲解,对于生长在墙角的数枝梅,低调而有内涵。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欣赏,却依旧坚持自己的节奏,凌寒独自开放,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自我信念,把暗香留存世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768/701c3689af011212.jpg)
打工时期,一位工友喜欢用电子琴弹奏,抗日题材电视连续剧红岩的主题曲《红梅赞》,一下被那歌词深深吸引。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 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 新春来 新春来
在炮火纷飞的年代,老一辈革命者,就像千里冰雪中的红梅,不惧严寒苦难,在昔峥嵘岁月里,一颗颗红心,努力向阳,唤醒百花,昂首前进,赢得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红梅赞歌,赞美着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一群革命战士跟敌人斗智斗勇,模糊记忆中的江姐、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他们坚强、勇敢、乐观,为了革命胜利,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
从此,红梅花儿深印脑海。
![](https://img.haomeiwen.com/i18547768/a7d8d4468c59b28e.jpg)
到了成都后,每逢冬天,灰蒙蒙雾沉沉,在寒风萧瑟中,冬天里最亮眼的一抹黄色,让我又长了见识。
腊梅,又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与梅同,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花:辛温无毒,解暑生津。
看着叫梅却不是梅,而与梅却神似的腊梅,把它统统归于梅。
从认识梅开始,到耳闻目睹梅,岁月悠悠几十年。几度花开花谢花成果,才识得当年煮酒论英雄中梅子青青为白梅所果。
近几年,每年梅子成熟时,当风雨过后,树下草地总会密密麻麻摆一地,此时总会找来袋子,一颗颗捡起装袋,回家清洗干净后,用冰糖与白酒浸泡。
等酒色由白色透明慢慢变成金黄色泽时,青梅的香味已融入白酒的醇香里,倒一杯放炉子上加热,在蒸汽缭绕中,梅子香味扑鼻,微凉轻喝一口,酸甜醇和入喉,伴着梅肉熟悉的味道,酒不醉人人自醉。
从字认识梅,从花熟悉梅,从酒了解梅,短短一生,冰雪中盛开,风雨中成熟,人生也是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