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挑战》“好孩子”与“优秀学生”背后,那些你看不见的伤

《父母挑战》“好孩子”与“优秀学生”背后,那些你看不见的伤

作者: 达妈刘艳平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23:41 被阅读0次
使用消极—建设性方法寻求关注的群体非常有趣。很多父母和老师都没有发现这个群体中的孩子采取的是不当行为。孩子的愉悦、魅力和顺从导致观察者忽视了他们在消极性和依赖性背后的气馁。
很多给父母和老师带来全然快乐的孩子其实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完美,孩子只是在非常努力地展示自己的“优秀”,以求获得表扬和认可。如果不能比别人更出色,这些孩子就无法为自己的优秀而开心。正如在学校的比利一样,如果不能更优秀,他就不再为优秀而努力。

德雷克斯将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需求进行了解读,他将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和需求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寻求关注,

第二类是争取权力,

第三类是报复,

第四类是表现出能力不足,

第五类是病理反应。

他认为,如果就行为问题去解决问题,那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问题冒出来。

比如孩子睡觉前磨蹭,如果你通过奖励的方式让他赶紧上床的话,过一段时间,他可能就会演变成在洗漱上磨蹭,或者在写作业上磨蹭;

但是你如果找到了孩子的内在需求,发现他真正的需求是想跟妈妈有更深的连接,于是你安排了跟他的特殊时光。

执行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不需要去解决他的各种磨蹭,他就自然不磨蹭了。

在这一章,我觉得收获比较大的点是什么呢?

在此前的认知里,我一直觉得不当行为更多的是破坏性的、至少是消极的。但是德雷克斯在这里提出了四个维度:积极——建设性方法、积极——破坏性方法、消极——建设性方法、消极——破坏性方法,也就是说,我们看上去很积极的行为也有可能是不当行为。

在这里,我想探讨的是“积极——建设性方法”,因为一般用这种方法来寻求关注的孩子,我们很少能将他们的行为与“不当行为”联系起来。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模范生”或者“乖孩子”,我们也会无可避免的将他们和“成绩好”、“学习能力强”、“受老师认可”这样的字眼挂勾,而他们看上去也确实很优秀、各方面都很积极、可能也很有个人魅力,也不怎么让大人操心。

那如果我说,“好学生”不一定都是心理健康的孩子,你怎么看呢?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也是我的一个咨询案例。当然,这位妈妈也很乐意把自己女儿的故事分享出来,因为她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这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女儿来找我的时候,已经有了些走投无路的感觉。她告诉我说,女儿在长沙的一重点中学读初二、成绩还算不错。有一次月考,这个孩子的成绩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从之前的前5名下降到了第10名,其实,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初中时孩子的月考成绩坐坐过山车也是非常正常的,对吧?但这个女孩却因为下降的名次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提出要停课,整天呆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来找我的时候,已经休学大概3个月了。长沙最有名的精神科就是湘雅附二,家长连附二都带孩子去了,还是没有用。

这个孩子是突然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成绩的大幅度下降——其实在我看来,这个下降还称不上大幅度——只是个诱因。这个孩子一定还有着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

跟孩子做完两次咨询之后,我发现,这个孩子之前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她有一个强烈的动机——我要成为老师和爸爸妈妈眼里最优秀的孩子,这样他们才会重视我、爱我!而且,她还有一个更可怕的信念:如果我不能更优秀,我就不会再为优秀而做出努力。

为什么之前这个女孩的心理问题没有被发现?因为她被架起来了。她是家长、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好孩子、好学生,所以她不允许自己有不符合“好学生”标准的想法和行为,即使有,她也会想办法把这些压回去,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不容易被发现。

如果说,学业的滑坡会令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得以呈现的话,其实在小学阶段,有些“好学生”的行为就在给我们各位家长敲警钟。

比如有一些孩子不敢举手,他只有到了有十足把握的时候才会举手,因为他担心自己回答错误,会破坏自己“好学生”的形象;

还有的孩子别人的请求他从不敢拒绝,也从不敢跟别人提要求,因为他担心拒绝了别人就不会再有人跟他做朋友,不敢提出要求是怕别人不高兴……

在这些动机背后,其实是孩子的自卑心理。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人是需要这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

我们身边的这些“好学生”,还有那些“懂事的孩子”,其实都缺乏这种“做自己的勇气”。

所以,在分享的最后,我其实想呼吁的是,那些“好孩子”、“乖孩子”,其实也需要大家多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看到他们表现好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动机。

相关文章

  • 《父母挑战》“好孩子”与“优秀学生”背后,那些你看不见的伤

    使用消极—建设性方法寻求关注的群体非常有趣。很多父母和老师都没有发现这个群体中的孩子采取的是不当行为。孩子的愉悦、...

  • 一个男生该有哪些优秀习惯?

    小的时候 你听父母老师说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不打架 不贪玩 不谈恋爱 就是好孩子 优秀学生 你这么做了 到你十八...

  • 好孩子,坏孩子

    记得儿时,总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当个好孩子,要多跟好孩子在一起玩。 上学后,在父母的眼中,好孩子就是那些成绩...

  • 那些你看不见的背后

    最近几天,其实忙到飞起,昨天晚上居然因为想到今天早上可以跑长一点距离,而兴奋到一点才睡着。 还有,妈妈打了我三次电...

  • 假装

    假装 在一滴雨的背后躲藏假装看不见在你面前的一阵风这里是天堂,那些鸟那些云只是你上天堂的扶手与七夕无关,与季节无关...

  • 与其羡慕他人的好运,不如先学会安心努力

    有句话说,好运常常只是表象,而背后的真相则是一点一滴的付出。那些让你羡慕的好运背后,大多藏着旁人看不见的努力。那些...

  • 家人的真爱

    去到哪里都有着在背后看着你的那些人,他们是在背后默默守护着你在远方一切平安! 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受到的伤...

  • 那些云淡风轻的背后都有我们看不见的伤

    曾经看到对安娜·卡列琳娜的一句评语:她不爱看书,没有办法吸收间接经验,只能用血肉之躯,把人世间所有的刀刃都走一遍,...

  • 关于父母,你看不见的那些夜晚

    今年春节我难得在家里过年,每天都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亲戚朋友,热闹得很。 我的爸妈是喜欢热闹的人,平时有自己往来的...

  • 逞强背后的伤

    不要太坚强,背后的伤你承受不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挑战》“好孩子”与“优秀学生”背后,那些你看不见的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kt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