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吃洒家三百禅杖”,在《水浒传》想说这样话的人会是谁呢?大家会不约而同的猜出来: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原来也是吃国家饭的人,在老种经略相公处任提辖,大家称呼他为鲁提辖。一次和打虎将李忠在店里吃酒,遇到了哭哭啼啼的金老汉和金翠莲,问明原因却是这镇上的卖肉屠户郑屠看上了金翠莲,给了金老汉一张三百两银子的白条,就把金翠莲抢回了家,家里的母夜叉把金翠莲赶了出来,郑屠。还要向金老汉索要那白条上的三百两两银子。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鲁提辖一听,大步流星的便来到了郑屠夫的肉铺前,先是让郑屠切30斤臊子,再切30斤软骨,然后再来30斤肥肉,郑屠明白鲁达是来找茬的,跳到大街上就和鲁达打了起来,鲁达三拳两拳之下就把郑屠打得魂飞魄散,只有进的气儿没有出的气儿,胆大心细的鲁达,一看大势不好,嘴里说着这厮装死,趁机离开了现场,连夜收拾细软就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的逃九州。却是这路达一路向西来到了雁门县,在此地邂逅了金老汉和金翠莲。恩人相见,自是感激涕零,竭诚相待。听了鲁达一声述说,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决定倾心竭力帮鲁达渡过难关,死了也想去,还是到五台山文殊院做和尚比较隐秘。于是,经过一番斡旋,鲁智深落发为僧,起名叫鲁智深。从此世间再无鲁提辖,只有僧人鲁智深。也是做善事者,终有善报,提辖改智深,合当如此。
却说鲁智深披上袈裟,倒也安稳了一阵子。然而吃斋念佛的生活,嘴里淡出个鸟来。没过多久,鲁智深忍无可忍。一日,出了山门,在半山腰碰到了卖酒的后生,不说三指的并喝了一桶酒,摇摇晃晃之下,竟把半山亭的柱子撞折了一根。回到寺门处,早有二三十个弟子手指棍棒,要按森规戒律处置鲁智深。醉意朦胧之下的鲁智深,忘乎所以,大开拳脚,打的这一帮和尚鼻青脸肿,犯下了难以饶恕的罪过。
酒醒过来的鲁智深,自知惹下大祸,罪孽深重,从此闭门思过。四五个月过去,倒也相安无事。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久之后,鲁智深就有故态复萌,于一日下山,到一铁匠铺先打了八十斤的禅杖和戒刀,而后择一酒店,山吃海喝,不亦乐乎。醉意汹汹的闯回山门,砸坏了金刚,打伤了同门。这一次,彻底的伤了智真长老的心,于是介绍鲁智深去他的师弟大相国寺而去。鲁智深自知回天乏力,只好拜别而去。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智深倒也不曾遇到什么难题。一日来到了瓦罐寺,遇到了匪徒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蜈蚣邱小乙,他们欺男霸女,还逼死了寺里的老和尚,天当诛之,鲁智深杀了此二贼,放火烧了寺庙,而后一路东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