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录与隐私的边界

记录与隐私的边界

作者: 葭西日得录 | 来源:发表于2022-07-02 15:32 被阅读0次

今天我给小柯讲了一段我的经历,她非常激动地为我定性,说我当时一定是某种心情。我一遍一遍解释,我想的不是那样,虽然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抽象那段经历。我的犹豫,促进了她的坚定,她指出我一定是因为被当做了投射客体而感觉不安和尴尬,连带这一些恶心,由于冲击力太大所以难以分离成心情。我不愿纠缠,只好口头承认如她所想。在她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又给我解释我这样想的社会原因。我感觉很怪异,我好像成了一个病人,并由她来分析我得了什么病。

她的行为勾起了我的羞耻感。自从我开始写作,我对别人的观察就近乎贪婪。我一面共情,交流,试图理解别人的感受;一面搜刮着周围的一切,将所有的话语,情绪转换为笔下的叙述。每当别人说到一些曲折的体验,独特的体验,我都会在心里默默记下,再誊抄到本子里。

其实这个话题我之前和千禾也讨论过。我说:“困境一旦被表达成文字,就带有一种展示和表演的属性了。”她觉得看到很多被记录下的事件,并不像我说的表演,而是没什么目的性,只是一种叙述。“对于一些困境,当事人的确没思考完整,通过书写去梳理、表达出来的痛苦挣扎也是让人爱莫能助,甚至不知从何切入去理解、安抚,说安抚太 over 了,因为也不知道自己的话能不能真的达到“安抚”的作用。”

我当时回应说:“我想困境或主动或被动都会背负上一层‘表演’的属性。也许写的时候没有主观意识“卖惨”,阅读时候不是小肚鸡肠“猎巫”,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在我看来在把事件表述成文字时,就已经由叙述者加工过了,会不由自主进入一种文学的套路,就是主人公一定要有某种特别性,他的人性要有曲折性,要有某种发展性。真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人性、生存可能是受到外界限制的,这个人的人性可能就很碎片化,很随机性,没有那么戏剧性。

那段时间小柯对我说,既然我写作,我可以把她的一些经历记下来,因为也代表着一种边缘人群。她为了方便我写,还给我补充了一堆细节。我当时感觉很心疼她,我当时想:人的困境不该是为了成全文本。她是那个需要被疗愈的女孩,而不是那个给大家展示着“我经历过这些,可我还是走出来了”的英雄人物。我说:为了不给她造成更大的伤害,我绝对不会把她的痛苦写进我的作品里。

千禾觉得我的纠结没什么道理,因为小柯的诉说也是一种素材。她解释说:你所理解的“真实”和小柯真正经历过的,还是有距离的,即便直接搬运她的描述也未必真的是复现,这跟复现一个bug还不一样,她现在能叙述这些,可见已经经历过时间的沉淀了,跟当时她的心境已经有了变化,但写作是神奇的,可以创造一个小柯和你合作营造出来的故事,至于这个故事可不可读、可不可信、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都是后话。我私以为不必挣扎于这个故事是否“真实”、“非虚构”,先写,再改,写作必然会有很多再创造的内容,这里所说的“创造”并非凭空臆造,而是经过时间洗礼和两人观念的过滤,内容会变得更适合阅读和感受。

我试图宽慰自己,只要记录的动机是善意的,那别人不一定会觉得被伤害。记录下对方当下的状态,也是确立对方价值和尊严的方式。我只要保障我不是恶意丑化别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展示人物的内在矛盾,把人写深刻。我最近做的调整是后来写人都会带一些成长经历和环境(就像我写小柯我会写她的家庭),通过他的一些行动更加回应那些大的环境(也就是说她的一些行为可能来源于更多的原因,不仅是个人选择)。

曾经有一篇被批评很多的特稿,来自鲸书的《惊慌庞麦郎》。她用特别犀利的笔法去描写庞麦郎住的宾馆有多脏乱,枕套上又怎样堆着头皮屑。这样的细节在我看来是一种隐喻,而不是真实。小柯对我做的事也像这样,用语言和第一感受去推演我的情况,不愿意听我的叙述。这样的对话不像对话,因为两个人没有站在一个双向交流的位置里。

这样的似是而非的隐喻关系也在《MU3735航班上的人们》推送里出现,尤其是最后用“雨没来,受伤者也没有来”这种有力的煽情金句收尾。这种写作方式也是我上过的公众号写作课里面经常提到的,要帮读者提炼出来可以放在转发里面的句子,更坐实了他们用新闻演绎伤痛文学的那种快感。这也是我一直在自我斗争的对书写隐私的边界的界定。

千禾说:文章手法太纯熟了,就好像是写作课上的满分作文一样被展示出来,不同职业、身份的人的故事和悲伤、错愕被精心安排,读者的情绪被精准地带动,不同的人可能被不同的词句击中,然后都去借来“有感而发”,从而达到更多的传播,于是一场真实发生的悲剧只是他们笔下用来调动人们情绪的素材,这些素材被放在一个专题的内容库里,随时调用。就,很冷酷。

该如何把我记录和隐私的尺度?我还在探索。

相关文章

  • 记录与隐私的边界

    今天我给小柯讲了一段我的经历,她非常激动地为我定性,说我当时一定是某种心情。我一遍一遍解释,我想的不是那样,虽然我...

  • 自选文章导航

    生活随笔 记录与隐私的边界[https://www.jianshu.com/p/4e03b8153d16] 失业者...

  • 诚实与隐私的边界

    12.21,13:16,抬眼看向窗外的那一刻,外面的树梢被风吹动,一群白色的鸟儿在漫山的碧色间滑过。虽然今天是阴天...

  • 培养成长路径3(12.21)

    早上7:30准时进入课堂,学习《隐私与尊重的关系》(尊重孩子隐私和掌控孩子之间划一条理想边界) 三个独立的空间:1...

  • 夫妻之间是否应该互相查看手机

    生活需要边界感,在西方世界的观念中隐私与边界感可能是比较受到重视的概念,但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恰恰缺失了这样一环。父...

  • 2019-11-28

    银行流水记录与查询个人信息保护政策 为切实保护银行流水记录与查询用户隐私权益,优化用户体验,银行流水记录与查询运营...

  • 读书笔记:《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

    第十三章 传播隐私管理理论 2002年佩特罗尼奥在《隐私的边界》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了传播隐私管理理论。 一、传播隐...

  • 关于打探同事隐私

    在这边工作,从早到晚,大家同在一个很大的办公环境里,办公环境的畅通与开放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边界,闲聊/打探别人隐私...

  • 项目研究---学生自主的边界与评价

    10月27日 记录学生自主的边界定义学习 百度上寻找专门对学生自主边界的理解,记录《小学生自主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隐私该如何保护?

    《网络环境下隐私保护理念应做必要调适——与《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隐私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商榷》论文记录 《社交网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录与隐私的边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lk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