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幼事回忆录(六)炭火盆

幼事回忆录(六)炭火盆

作者: 张现峰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14:54 被阅读0次


        余幼时,居北方,每至冬日,天寒地冻。晚间入睡前,需先以煤火烘烤被褥,或以热水瓶暖温被窝。早晨醒来,常见窗户之上,冰花绽放。图案美观,纹理清晰。有时诱惑难挡,伸舌舔之,瞬间粘住,便成狼狈之相。       

        虽有酷寒,求学不可辍也。然我之教室,年久失修可称八面透气,朔风凛冽使人瑟缩发抖。手指常有冻伤,不能自如屈伸。幸亏有上学必备御寒神器——炭火盆,为当时校园一景。

        制作炭火盆并不复杂,取罐头盒、油漆桶或破茶缸等铁质容器,于上口边缘相对两处打孔,将两根铁丝自孔内穿出后系于一起。再以长绳拴之,绳端或系一木棍,与打灯笼一般无二。亦有不系木棍者,将绳拿于手中,提之可也。此绳还有一用途:炭火不旺时,抡绳盆转,则呼呼生风,即刻烟生焰起。上学路上,几人相伴,各提火盆,好不快活。惹得无火盆同学艳羡不已,惴惴然凑至身边,欲求共暖,常不免谄媚之态。便令其速去打柴,其不得违拗。无盆之人,常蹭人火盆烧一石头,拿于手中,亦可稍避寒气。炭火盆,亦是儿时骄傲之资本。只是玩盆时久,常常十指黢黑满脸胡花。但求驱寒保暖,又何必顾及自身形象。

        炭火盆之使用,自然耗费木炭。烧制木炭便成日常工作。制炭之法并不复杂:先将木材烧透,通体红彤,此谓“熟火”。然后将之浸入凉水之中,闻得滋滋作响,但见白烟升腾,略停片刻后捞出,控干水分既可。或以土埋之法亦能制成。此炭烧而无烟,故可置于教室之中。

        某日早晨,与邻家发小一起制炭。先打来柴禾木棍,燃之而得“熟火”,将“熟火”掩埋,我二人便于旁边守候,静待火熄炭成。计算时间已够,且已近饭时,怕家人找寻,便扒开土层,将木炭装于衣袋,急跑回家。孰料因掩埋时短,“熟火”并未尽数熄灭,见风复燃,将我衣服烧起。发小见我全身冒烟,亦是大惊失色,急奔来救。先将木炭抖落,又脱我外衣,掷于地下以脚跺之。幸亏未燃及棉袄,否则真真狼狈不堪矣。饶是如此,回家亦不免一阵毒打。且没收炭火盆,永不得用。

        怀念幼时,虽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却趣味横生欢乐多多。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言: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

相关文章

  • 幼事回忆录(六)炭火盆

    余幼时,居北方,每至冬日,天寒地冻。晚间入睡前,需先以煤火烘烤被褥,或以热水瓶暖温被窝。早晨醒来,常见窗户...

  • 你值得拥有

    网上买了个炭火盆,好几天前就到了,只是炭未到,好容易昨天等到炭到了,今天一早孩子早早起来,就要将火盆支起来。 说干...

  • 日常//母子

    时间:晚上八时 地点:客厅 主要人物:我,小恒。 配角:小娜娜,婆婆, 道具:干炭,火盆。 ...

  • 电 火 盆

    电 火 盆 文/中流击水 貌似农家小火盆, 无柴无炭无烟尘。 三九严寒它岀场, 开关一按暖全身。

  • 幼事回忆录(八)玩弹壳

    余幼时,村中常有驻军。每至此时,村中环境大为改善:大路平阔美观,小街干净整齐。随处可见拥军标语,随时可闻...

  • 幼事回忆录(十)看电影

    余幼时,国家经济尚不发达,无非基本温饱而已,群众文化生活无从谈起。即使市区之内,看电影亦属...

  • 幼事回忆录(七)链子枪

    余幼时,适逢英雄主义大行其道,幼小心灵之中蕴藏众多英雄形象。常常将自己幻化为武艺超群枪法...

  • 幼事回忆录(四)收音机

    余幼时,家有一台重要电器——收音机。通体黑色,表面凸出两枚旋钮:一管调波换台,一管开关音量。后有天线一根,...

  • 幼事回忆录(九)        玻璃球

    余幼时,伙伴之间最常玩者,非玻璃球莫属。谁人兜内不装数枚玻璃球?走起路来,玻璃球相互碰撞,发出叮当之声,清...

  • 火盆

    记忆中的火盆是在姥姥家见到的。 用黄泥做成,做火盆的工序也相当繁琐。有些讲究的人家在火盆外面雕些图案。 姥姥家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幼事回忆录(六)炭火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mn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