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561920/374b62105eca8a08.jpeg)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如果让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会儿严肃的书,就跟家里有鬼似的,不管他用什么姿势在看书,看着看着就躺沙发上玩手机去了。
明知道什么对我们有利,什么对我们自己没用,但是依旧没法克制,总想去做那些欢乐却没用的事。
玩起来一个顶俩,想做点什么有用的事,却难得很,而且容易陷入自我怀疑,总怀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没什么意义,但是刷抖音的时候完全没这个苦恼。
套路可以扩散,技能可以学习,唯独这种长时间大跨度的积累没法快速掌握。
为什么感觉自己比较忙,没时间怎么办?
找张纸,不管干什么都写下来,记下起始时间,看看一天都忙了些什么。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试试,看看时间都去哪了。
绝大部分事情并不需要天赋,投入时间多,就能做得好,做得越好,就越愿意投入更多时间。
人们常说,“抖音五分钟,人间两小时”。那些抖音爆款小视频,也是抖音里的“导演们”反复折腾出来的。
毒品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药物让大脑兴奋,产生愉悦感。
现代游戏和娱乐节目是通过视觉听觉来做到这一点。如果一个人长期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可能是新时代最酷最隐形的一种死法,让你快快乐乐、不知不觉地变成废人,慢慢地,没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一干枯燥的事就疲劳、暴躁。
人民大学对“饭圈”研究得很深,他们发布过一篇博士论文,这篇文章中提出饭圈有两类:
第一类是那种愿意花大价钱去看偶像演唱会,买偶像周边的东西,让偶像商业价值不断增高的粉丝。这种比较少,但是非常关键,这种叫饭圈发电机;
第二类就是平时也非常狂热,但是不大花钱,主要是贡献“注意力”,就是偶像的所有东西他(她)都会看,提高偶像曝光率、点击率,间接增加偶像的商业价值,这种人叫饭圈干电池。
这些年的娱乐趋势,就是让有钱人出钱,没钱人贡献注意力,玩家的时间就是新货币。
以前的教育模式和理念是希望每一个人都成才,这种想法本身是好的,但理性想想就知道是不现实的,社会是金字塔形的,能出人头地的就那么多。
以前的模式成本高收益低,很多人还不满意,因为你把每个人都朝着重点大学方向培养,后来只有不到5%的人上了重点大学,其他人怎么没意见?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明显在搞“分流”,类似德国模式或者美国模式,让大家提前认识到自身定位,提前进入角色,没必要每个人都上大学,也没必要每个人都出人头地,成本低而且务实。
在这种背景下,“提前分流”会变得非常明显,毕竟父母之间的水平就差了一大截,很多父母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怎么教育小孩,更别说财富上的不平等更加要命一些,此外还有社会关系,有成长起点,差异是全方位的。
不过正如治病的第一步是承认有病,进步的第一步是认清形势一样。
总之,有些事情明显是对的,不需要太多说教也要坚持去做,比如勤奋,比如积极主动,比如多笑少抱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