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初中的时候结交了几个哥们,周末时他们最爱的就是打麻将,起初我只是坐在旁边观看,后来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始上手打几圈,渐渐的在自己没有发觉的时候上了瘾,一到周末就往哥们家跑要打两圈。时间在麻将声中飞逝,等我拿到期末考试卷子时,那些题目认识我可我不会做,后来的成绩可想而知,因为对了9道选择题勉强得了27分。。。。在课堂上拿到试卷,看着分数,我羞愧难当,只想找个地缝能让我钻进去,再也不出来。那天放学回家,看着空白的试卷,我开始反思,让时间倒退,回想这段时间里我都做了什么,原来麻将占据了大部分的思想和思考的时间,周末总是过的很快,没有时间写作业、复习、做课外题、甚至我喜欢读的《读者》和《青年文摘》都有好几期没有买了。为什么呢?一切因为“上瘾”,中了麻将的“毒”。可是为什么会上瘾呢?在那时我把这定义为自己的自控力差,因此后来的几十年里,但凡被我定义为会上瘾的东西,我从来不碰。因为自己的自控力差,害怕控自不了我自己,所以选择远离。这需要理智和清醒。
那时候没有网络,麻将是大部分人消磨时间的娱乐活动,如今有太多的网络产品以手机为载体消耗我们的所有时间,包括走路、吃饭、甚至上厕所。偶尔看到一篇文章,上面这样描述例如:抖音、朋友圈、游戏等手机产品。但凡涉及到流量、算法推荐的软件,都在利用大数据掏空你的时间。而这种“娱乐至死“的产物,等脱离精神鸦片后,长此以往留下的只是空虚。我们可以做个实验,看看你拿起手机刷圈的每半小时的频次或者检测一下你看手机的频次,是不是过分的依赖?在2016年7月的时候,我关掉了微信里的朋友圈,因为我知道它让我上瘾了!那年的红红的27分在我的思想深处向我敲响了警钟。那时候我的状态是:睡觉前最后一件事前是刷圈、醒来后第一件事件是拿起手机刷圈、走路刷圈、和朋友聊天时还要刷圈,工作处于消极状态,不是很用心因为精力被分散了,烦心的事情也没有积极的想办法去解决,因为刷圈可以让我忘记烦恼,日复一日欠债越来越多,整个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已经嫉妒不好了,所以我关掉朋友圈,开始朋友们说的”隐居“生活。
刷圈、玩游戏、网络小说、看抖音,很有意思,时间过的飞快。然而每一次断在的舒适,都在透支未来。有人说,想毁掉一个人,给他一部有网的手机就行了,人一旦深陷进去,就会不停的刷,刷得停不下来。一旦被强行停下来,留下的只是空虚,因为他们没有提供任何价值,受到损伤的是我们大脑的思考能力。有什么比消耗时间更可怕的?时间就是生命啊!当时间被这些精神鸦片所消耗和占据,人的生命力被剥夺,剩下的就是行尸走肉,一个躯壳而已。
为什么这些网络产品能让人欲罢不能?追其原因是在观看时可以马上获得即期效应。看到搞笑的马上可以笑出来,看到感动的马上就可以热泪盈眶,人的喜怒哀乐得到瞬间的释放,痛快吗?痛快!可是痛快过后呢?留下了什么痕迹?很快的就会被甩到风中然后散了,风过了无痕。再比如学习,孩子们或者我们那时候都不喜欢学习,为什么呢?学习太累了,天天都要学周而复始,而且哪里有即期效应?以高考为例反馈期和受益期至少要12年,再长远点可能会是20年,只有到进入社会要为生存而苦恼时,才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可是到那时还来得急吗?
所以无论是线下娱乐还是线上娱乐,在薄弱的控制力面前都会成为精神的鸦片,消耗人的意志力和大脑思考的能力,慢慢腐蚀生命甚至身体。娱乐致死,你知道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