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新化生存》:人工智能时代,想远离焦虑,成就未来,唯有创新

《创新化生存》:人工智能时代,想远离焦虑,成就未来,唯有创新

作者: 纸糖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11:01 被阅读0次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远程办公、电商直播、短视频、人工智能这些都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种快速涌动的创新气氛中,当今时代最大的焦虑来源于不确定性。因为我们每个人坚信不疑、全身心投入的事业,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

诺基亚CEO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输了”,据业内人分析,诺基亚为了控制成本,拒绝使用新出的触控面板,这才导致他们全盘皆输。

技术发展带来的颠覆性不仅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冲击。想一想,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代替了多数人的工作,那你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子,还是随波逐流被冲走的前浪呢?就拿今年来说,很多公司因为疫情降薪、裁员,导致多少家庭因此降低了生活质量。年前裸辞的朋友,年后却因为疫情一直找不到工作,觉得特别焦虑,这些猝不及防的变化又有谁能料到呢?

之前在网上流传一个视频,很多地方的收费站都被撤掉了,也裁了大量的收费员。有位大姐向网友哭诉:“我今年36,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无论是人工智能的到来,还是收费员被裁事件,都在告诫我们:这世上没有所谓的稳定工作,追求稳定,你就只能在稳定中死去。

现在看来,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生存。对于渺小的我们来说,要如何创新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呢?王可越博士认为,创新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在不断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中积蓄能量的人,才能在激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创新化生存的能力。

反思:不断自我审视、提问,调整生活与工作目标

感受:与外部世界持续互动,让我们真正活着

洞察:锁定关键点进行简化思考,把握机会

创意:相信每个人都有想象力,让脑子不偷懒

行动:边做边学,敏捷行动,快速改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王可越,他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美国爱默生学员的访问学者,设计思维创新资深导师。他是将设计思维创新体系引入中国的第一人,与企业、社会机构、政府等部门都有过合作。

他的这本《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很适合普通人阅读,里面的内容也比较接地气、实操性强,可以让我们对创新有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成为优秀的创新者。

创新,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创新,可能一提到创新这个词,很多人就会认为,它跟高新企业、创新产品、专利技术这些息息相关,与我们普通大众没啥关系。事实上,创新的定义很广,只不过它长时间被人们赋予了狭隘的意思。王可越博士说:创新不是看起来很新,而是用创造性的方法,真正解决问题,它不是思考如何造好一座桥,而是解决关于如何过河的问题。

王可越博士认为,想要创新,就得先突破这些普遍存在的障碍:

自以为是,自我封闭,秉持先入之见

迷恋数据而不屑于观察真实生活

缺乏理性分析能力

想到第一个点子就停止创意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寻找各种借口

不承认失败是创新的一部分

巴菲特说:“习惯是如此之轻,以至于无法察觉;又是如此之重,以至于无法挣脱”,就像每一份新的工作,刚入职时充满激情,干劲十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不需要再动脑时,接下来的每个动作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自动进行。就好比经常关在鱼缸里的鱼,因为关久了,它已经习惯了鱼缸的大小边界,即使我们把挡板撤掉,它还是不会游出去,只会在固定的范围内游来游去。

所以,如果你觉得工作已经到达了天花板,目前对工作没有激情,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发展的空间,也许你该走出这个舒适区,去思考创新了。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迷路了,他才会重新观察,尝试新的路线,迷路时走出的道路,是离开习惯的尝试,也是创新的起点。

在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买书不看,办卡不健身,买衣服不穿,他们觉得有了这些东西,就能获得自我提升,这就是一种幻觉,这也是为什么当代人那么焦虑的原因。可见我们的内心戏有多丰富,一边焦虑着,一边渴望着。

在网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在《2018年中国在线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中,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中国知识付费的用户接近2亿人,提高工作能力和收入的学习栏目付费意愿占比第一,但学员的到课率却连10%都不到。看来很多朋友已经达到了买课等于学到知识的境界。

同样,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调查显示:全中国大约有5000万以上的焦虑患者,数据惊人。很多时候,焦虑是因为我们跟不上社会的进步,比不上同龄人,能力不足,而付费知识刚好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即使没解决,也会给人一种“我已经很努力了”的错觉。

在这种越发焦虑的情况下,再加上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更应该学会创新。王可越博士在《创新化生存》这本书里提到:创新是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解决问题,他认为当今时代所发生的任何创新,几乎都是跨界完成的,而人要具备跨界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具备完整的创新力。现在,我主要从反思和行动这两个的方面来聊一聊如何创新。

反思:学会跨界观察

有记者采访精神病院的院长:“你们用什么方法确定患者是否完全康复呢?”

院长说:“我们给他一个测试,浴缸里盛满水,旁边放一个汤勺和一个大碗,让他把缸里的水排出去”

记者不以为意地说:“那当然是用大碗了”

院长看了他一眼,慢慢地说:“正常的人是拔掉浴缸塞子”

我们通常会思考该选择怎样的工具,却忘记了观察,除了这些还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未尝不是“精神病患者”。

前段时间,罗永浩直播卖货又登上了热搜,这个高二就退学的70后中年男人,是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代网红。他从教育界开始出道,然后跨界到知识界、科技圈、直播圈,一路折腾过来,正应了那句话:生命不息,折腾不止。毫不夸张地说,罗永浩就是教科书级别的创新达人,他的网红之路,除了自身知识过硬以外,最重要的是他把眼光放得很长,能够及时抓住机会一飞冲天。

这让我想到了 “斜杠青年”这个词,很多人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同时掌握了至少一个不同领域的知识或技能,有人说,跨领域学习可以增长见识,探索人生的各种可能。尤其是在如此不确定的时代里,多重技能是职业发展的一种保护机制。同时也在告诫我们:在工作之余多反思自己,如果想不出问题,不如换个角度试试,最好去看看不同圈子的世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在《创新化生存》里有个比较讽刺的例子:古时候,印第安人是看不见“帆船”的。他们一致认为,哥伦布一行人是从“云端上下来的”。因为他们不认识“帆船”,对这个巨大的物体视而不见,在他们看来,不认识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哥伦布的人是从云端里飘下来的。有的时候,我们要忘记手里的工具,像个初生婴儿一样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保持好奇心。

行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一个人如果想要通过创新来改变自己,最好的途径是立马行动起来,而不是空想一切。

马云说:“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这句话戳痛了多少人呢?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焦虑、迷茫都来源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这么一句名言: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讲的是在搏斗中,当你停下来思考的那一瞬间,说不定你就输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扰:想去旅游,但又担心没有同伴,路上有坏人,不知道该怎么规划路线,想得越多,就越害怕,最后干脆不去了。

有些人想转行做自媒体,但又不知道从哪开始,觉得自己不会写作,也不会剪辑视频,或者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内容没人喜欢看,想想还是不干了。其实,你只有开始了,你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行,就像没有谁天生是写作的料,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很多事情,一旦“做”了起来,你就会发现,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我总想追求完美,可最后却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那是因为对失败的恐惧一开始就阻止了你”,就像人们总喜欢跟别人谈梦想,可是谈着谈着,就没下文了,因为他们觉得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太难了,还不一定能成功。

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是完美的,过度追求完美,只会造成严重的拖延,效率低下。只有迈出了第一步,你才能知道后面的路该如何走,如何避坑。

而汤姆·凯利和戴维·凯利提出的“创新自信力”就是在行动中获得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创新行动,获得小小的积极反馈,参与者会发现“原来我也可以”。而意想不到的积极反馈,会促进下一步更勇敢的行动。

王可越博士在《创新化生存》这本书里提到:创新行动的核心是“做”而不是“想”,要学会在行动中寻找新意向。“只要稍加实践和鼓励,人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勇气就会快速刷新。”尝试做出小小的改变,尝试某种创新行为,通常不会有很大的风险,也不会损失什么。创新性行为会带来更好的心理暗示,它会提升一个人的价值感,让你觉得生活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变得更好。

人的尊严,始终来自行动的反馈“我做得到”。相反,如果你强调“我不能”,你就真的“不能”。出发,意味着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意义之路。

普通人想要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生存下来,唯有创新!想要做好创新,现在就开始反思自己,立马行动起来吧!希望王可越的这本《创新化生存: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可以帮你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新化生存》:人工智能时代,想远离焦虑,成就未来,唯有创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o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