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情绪。好情绪会带来幸福的感觉,而坏情绪却常常会打乱我们一天的正常安排,带来了很多麻烦与困扰。
比如,好不容易等到“十一”,你准备和家人一起出国度假。因为怕人多、因为怕堵车,全家人早早就出了门,终于兜兜转转赶到候机厅,却被通知航班晚点,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相信此时,你的满心期待会化成满腔怒火,很容易就出现了过激行为。向机场工作人员发脾气,与家人吐槽,甚至破口大骂。坏了原本计划不说,将坏情绪带给身边的人,恐怕一个美好的假期也就泡汤了。
事后,估计你也会对当时的情绪失控,感到深深的后悔和不该。那么,我们有多少后悔,是因为一时冲动造成的?我们又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摆脱被情绪左右的状况呢?
以往很多课程都会告诉我们:管理情绪就要认识情绪,要调整心态。但当真的实际情况来临,我们往往会发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那么,今天的这本《客观思考的艺术》,则通过釜底抽薪的方式,将情绪失控归结为我们的“专注”程度不够,从根本上解决了情绪化的问题,从而让我们从容优雅地面对工作生活的另一面。
“片段一:
一个非常有效的技巧是“打断旋转法”,即当你发现自己在做出情绪化的反应,而又无法摆脱时,就打断旋转的大脑思维。
许多人都说过,大脑一旦转起来,就很难停下来。有时周五发生的某件事,给你带来了不安的感觉,而这件事在你的脑子里转一周都挥之不去。专注的话,你会清醒地感到你的大脑运转,你就能在做出反应前及时停下来,这一点很关键。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明明跟自己说:算了,过去吧。但那件事就一直徘徊在脑子里,既过不去,也算不了。就像现在我对你说:别想粉色的大象。十有八九,你脑子中会出现一只粉色的大象。
我们“过不去”的情绪,就像这只挥之不去的大象。而不停打转的大脑思维就是那句“别想XX”的提示。
如果任由思维这样持续旋转下去,我们不仅会陷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甚至会引发负面情绪加重,带来像开篇中的那种过激行为。因此,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要管理情绪,首先就是要“打断旋转”。
比如还是在候机大厅里,当被告知航班延误,另行通知的时候。对假期的美好期待一下子变成困在一个小空间中的无尽等待。此时,“假期泡汤了”的想法在你的脑子里不停地旋转,让自己越陷越深,越想越激动!
那,如果你及时发觉了“思维漩涡”,然后强迫自己跳出来想:“留在这里也未尝不好,可以带家人在附近转一转,说不定会有新发现呢。”
假期会不会就此出现转机呢?
看到这,也许有小伙伴说了,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思维是不是在“旋转”呢?很多时候我们是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的,那该怎么办?书中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专注”。
“片段二:
训练专注,有两套技巧可用。第一套技巧是正式的专注力练习,练习时你可以留出一段时间练习专注力,这是所谓的默想。第二套技巧不需要付出时间,称作非正式专注力练习技巧,或称为专注力行动技巧。这两套技巧,目的都是训练你的大脑思维保持状态不要走神。根据印度教和佛教哲学,默想是改变你大脑思维的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物体上,在大脑走神时使其重新回到原来状态。你可能听说过印度最古老的内观禅修方法,即佛教用来凝神屏气的一种技巧。呼吸处于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神经系统之间。默想时,你只是静静地坐下,将注意力专注于呼吸的进出。这样做的时候,不要去控制你的呼吸,自己意识到呼吸的进出就好。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就自然地呼吸,呼吸平静下来,大脑思维也就平静下来。
还有一个培养专注的技巧,被称作声音专注。精心坐下来,倾听周围的声音。不要去确定和归类声音的来源。如果你注意到大脑在走神,要知道大脑这会儿在想什么,然后将注意力转到正在倾听的声音上来。
当然,如果你流不出空余时间的话,你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你每天的身体反应,以此提高专注力,就是这么简单。
专注,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从小上学老师就教育我们要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不可以一心二用……等等。这些指导,都是为了让我们在面对具体任务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务。
那么,当具体情绪产生时,是不是也可以用专注的方法来应对呢?答案是肯定的。
书中说,练习专注有两种方法,分别对应在“时间充裕”和“时间紧张”两种情况下。
当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管理情绪时,就可以采用“默想”或者“声音专注”的方式来让自己发现内心,打破“思维漩涡”。
练习过冥想或者瑜伽的朋友应该对这个方法不陌生。当我们安静地坐下,闭上双眼,把意识集中到呼吸,或者周围的声音上时,会发现这个世界瞬间沉静了下来,所有的压力随着“一呼一吸”,逐渐消散。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中途发现走神了,也不用慌乱停下,而是告诉自己:“我走神了/我陷入思维漩涡了。”然后重新回到我们关注的点上,呼吸,聆听……
那么,如果没有条件让我们慢慢观察,怎么办?
作者给了我们第二套方案,就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反应。
每次当我们出现情绪失控,之前都会有一个身体上的“触发点”。比如,有的人在愤怒爆发之前会双手颤抖、心跳加速。而有的人在悲伤痛哭之前,心里和头顶会感觉到一阵剧痛。那么,如果我们提前了解到自己的这些“触发点”,一旦感受到它们,就及时提醒自己跳出“思维漩涡”,是不是就可以达到“掌控情绪”的目的了呢?
不妨尝试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在发怒之前,你有怎样的感觉?
其他“不理智”的情绪之前,你有怎样的感觉?
垂头丧气之前,你有怎样的感觉?
哭泣之前,你有怎样的感觉?
比如,在得到航班延误的通知时,你感觉到一阵心跳加速,而且伴随着周身的疲惫和意识模糊。这些都是愤怒情绪的“触发点”。在发觉身体反应之后,你不妨告诉自己:我需要休息一下,跳出思维漩涡。然后到机场书店转一转,翻翻畅销读物,逐渐感觉自己的心跳在平复,情绪也稳定了下来。由此,再开启一家人的美好假期,相信效果不会太差哟~
好了,到这里我们今天的情绪控制之旅就差不多要结束了。
还记得那两个方法吗?冥想和关注身体反应。无论哪一个都是为了让自己跳出“思维漩涡”,不再去想那头“粉色的大象”。
只有自己快乐起来,才能影响周围人一起快乐!不妨就从今天 “我的情绪我做主”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