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第一本书《追风筝的人》
从闺蜜那里抱回来几本书,回来一看傻了,两类:外国名著和半英读物。一向不喜欢看外国小说,一是不了解时事背景,很多语汇读起来生涩难懂,二是那长长的地名、人名对于市区都路盲的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无论是名气再大的名著,我都会选择忽略。半英读物更让我伤脑筋,闺蜜说,这相当于高中生的水平,可以看懂的,我想说,你也太高估我的水平了,学校里学的英语,这几十年除了ABC,其它都还给老师了,完全没有私留一点。选择读《追风筝的人》的原因,是因为它推荐为心理学习必读的书。不曾想到的是,打开它,却让我跟随作者的叙述,心情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息。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原著,李继宏译。这本书采用第一人称,以倒序的方式,“我”阿米尔接到一个故人的电话要求他回故乡探望,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一个悬念开头,以“我”的叙述铺开了全书。主人公阿米尔的母亲因难产而死,一年后哈桑的母亲则在他降临人世尚未满七日就跟一群江湖艺人跑了,同样是没有母亲,吃同一个奶娘的奶长大,可是在当时的阿富汗却是地位悬殊,一个是主人,一个是被歧视的哈扎拉仆人。阿米尔给目不识丁的哈桑念诗歌、故事和谜语,却因哈桑解谜的本领高于我而故意找那些他无法理解的字眼取笑他,嘲弄他的无知,而哈桑从不拒绝阿米尔任何事情,只要是阿米尔让他做的,他都会义无反顾,并承担一切后果,哪怕是面对强悍的阿塞夫,他也会为阿米尔举起他最厉害的武器“弹弓”。阿米尔的爸爸被称为“飓风先生”,孔武有力,曾赤手空拳和一只黑熊搏斗;善良有爱,亲自设计施工建造了恤孤院,以各种方式帮助身边的人,他的存在“总是像太阳吸引向日葵那样,把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人”。可父亲对阿米尔却是很冷漠,最初阿米尔认为这是因为他的降临,夺走了父亲最爱的妻子的生命,阿米尔为此内疚。可是在一次偷听了父亲和其好友拉辛汗的谈话后,阿米尔才了解,原来父亲觉得阿米尔不象自己,总是埋在书堆里,懦弱,没有担当,每次遇到困难都是哈桑挺身而出为他抵挡,而他却在哈桑受伤后撒谎“他摔了一跤”,父亲认为阿米尔身上缺了某些东西,“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于是,阿米尔迁怒于哈桑,朝他大吼,在父亲要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刻意的丢下哈桑,拼命的做各种事情,以博父亲一笑。读到这里时,我的心里涌起一阵阵心酸,为阿米尔,也为哈桑,他们毕竟只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如何去面对亲人的冷漠,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些情绪,而作为父亲,也从来没有及时的和孩子沟通,疏导这些不良的情绪,为日后造成阿米尔一生的遗憾埋下了祸根。
斗风筝比赛是阿富汗古老的冬日习俗,两人一组,一人要割断所有参赛选手的风筝线,另一人要找到被最后割断线的那个风筝,才能赢得比赛。阿米尔在哈桑的协助下成功割断了所有的风筝线,精于追风筝的哈桑却没能象往日那样飞速找到风筝返回。焦急的阿米尔找到了哈桑,在看到他被阿塞夫等三人围攻强暴时,选择了转身离开,“他假装没有看到哈桑双腿之间滴下的血滴,假装没有听到哈桑喉咙的哽咽”,只是接过风筝。阿米尔赢得了比赛,得到了父亲的肯定,成为了父亲期许中的儿子,但却没有得到想象中快乐。哈桑一如既往对他的好,却让阿米尔陷入了更深的内疚和自责,得了失眠症,他拒绝哈桑的一切示好,甚至在哈桑的房间放了一块新手表和钱来污陷他。哈桑选择了继续维护他,和父亲一起离开了。阿米尔心里却“隐隐有高兴的念头”,以为不再面对哈桑,内心的痛苦也会就此减轻,而自己也可以独享这份父爱了。
接下来阿富汗战争爆发,阿米尔和父亲历尽艰辛逃往美国,那里结识了妻子,送走了父亲,实现了个人价值成为有名的作家,他以为自己已经完全忘记过去,就象人们说的那样“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可是拉辛汗的一个电话,却又让他明白“这是错误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原来对哈桑的自责从来都没有远离过他,而几十年前他的转身离开,也是他心底永远的痛。阿米尔再次回到战火纷飞的阿富汗,找到哈桑的遗孤,并把他带回美国。
整篇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缓慢沉静,细腻平实,没有过分的渲染,没有无病呻吟,却让人有如感同身受一般,跟着主人公欢喜、忧虑、自责、痛苦。正如译者所说“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小说里面,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摆脱心魔,成为健全的人,不再永远活在良心的谴责中,完成自我的救赎。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