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万物与生俱来的本能。而「爱」这个字,可以无限大也可以很渺小。
德雷莎修女,出生在塞尔维亚的一富有的家庭。她从小就跟一般小孩不一样,开始思索人生。
12岁时,感悟到自己的天职,是"帮助穷人",这决定了它被称为「活圣人」的一生。
18岁来到了印度大吉岭工作,担任当地学校老师,教授地理及历史。
1937年,德雷莎完成了修会训练,正式宣誓成为修女,并被指派到隶属于加尔各达的《圣玛利亚女中》担任校长。
该校是个贵族学校,学生都来自孟加拉的上流阶层,然而德丽莎并不想让自己停留在圣玛丽亚女中。
当地的绅士把孩子送入这个学校,希望在学校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然而在加尔各答圣玛利亚女校的墙外,却布满了脏乱污秽的贫民窟。
德丽莎看见这些贫民窟,跟贵族学校的对比,心中深受责备,她知道贫民窟才是她要去的地方。她要进入最穷苦、最低贱的人群中。
离开修会后,德丽莎进入最破烂的贫民窟。在那里用几卢比租下一间房子,接待贫民窟里饥寒交迫的孩童。
为了他们,他亲自到街上乞讨食物并送药,帮助他们清洗身体。在这个屋子里没有桌子,椅子,也没有黑板,他以地板为黑板,教孩子们一些孟加拉字母。
秉持这样的信念,德丽莎创办了弃婴之家,专门收容被丢弃在路上、警察局门口、垃圾桶和儿童之家门口的婴儿。
1979年,德丽莎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同年也获得了印度政府颁发的全国最高荣誉奖。
德雷莎修女说过,「我们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情。」
这位女神不但阐述"纯粹的爱是一种信念",更说明了实现这个信念,要自觉从小事做起、马上行动。而非被动的寄望一下成就大事,把时间浪费在空谈上。
墨家的「兼爱」跟儒家的「亲爱」,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不同;前者是无差别的爱,范围很广;后者是局限于亲人之间的爱,是为狭隘。
史怀哲医生,30岁的那一年,是他生命中的分水岭。他感念非洲疾苦,毅然花费7年从头学医,远赴非洲这块蛮荒之地,为人们祛除身上的病痛,使非洲人民远离病魔的纠缠。
德丽莎修女"心怀大爱做小事",史怀哲医生"敬畏生命"的真理,他们俩同时都无私付出大爱跟关怀。这样的人道精神,值得我们一生去效法跟学习。
今天,物质的积累确实使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我们能付出的却越来越少。亲人朋友之间的冷漠、疏离,在这个被物欲支配的社会里,几乎人都是孤独而不被需要的。
唯付出就是收获,
宽恕才会被宽恕。
施比受更有福,当你是施予爱的奉献者,请务必记住,要以「非凡的爱去做平凡的事」,同时要用最真挚的心,去帮助需要服务的人。
每年,我们企业到各贫困地方做义剪,不下数千场。帮助街友和饲养流浪狗,都是我们创始人带领我们一直坚持做的事。
为别人让路,帮行动不便的人过马路,顺手给别人倒上一杯水,弯下腰捡起别人扔的纸屑,用完东西后放回原处,开门后轻轻的关上……等等。
当你能坚持着那再细琐不过的日常行为规范时,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也就绽放开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