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任公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可谓一代名篇佳作,儿时便曾读过《少年中国说》的白话文译版,但由于年龄尚小,一方面对梁任公先生的文字没有鉴赏力,另一方面,也难以读懂其中内涵。今日重读梁任公先生《少年中国说》原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初读原文,便因梁任公先生的“新民文体”而震撼,所谓“新民文体”,是指梁启超办新民丛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时所用之文体,它介于古文与白话文,为梁启超受桐城派古文与明清小说文体影响而创造,直捷明快,句式整齐而富有力度。更因为梁任公先生饱读经书,在文中有许多典故引用,读起来更是增长见识。
当然,《少年中国说》的经典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梁任公先生的文笔与学识,更在于文中所体现的少年中国之精神气度以及为天下而忧的爱国情怀。
梁任公将人之少年老年,类比于国家之少年老年,少年人朝气蓬勃,喜欢考虑将来,勇于变革,富有朝气,敢于冒险;而老年人垂垂老矣,喜欢思虑过去,保守持旧,苟且怯懦。梁任公说:人固然有这种不同,国家也应当如此。由于中国常被人叫做“老大帝国”,梁任公不禁反问:我们中国果真已经是老大帝国了吗?站在今天以纵览往昔,尧、舜和夏商周三代,是何等美好的政治;秦始皇汉武帝,是何等的英雄豪杰;汉代唐代以来的文学,是何等的兴隆繁盛;康熙、乾隆年间的武功,是何等的盛大显赫。这似乎是我们中国的少年时代。而当中国处于民族危亡之际,被迫割地赔款、出卖主权,难道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垂垂老矣了吗?当然不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有的只是君主家的“朝廷”,不曾有过人民的“国家”!由此看来,中国不仅不是“老大帝国”,更是一个处在少年的中国!梁启超又引用玛志尼的事例以及龚自珍的诗句,指出即使一个迟暮之年的国家,也可以重新转变成一个少年强国,而能够促成这转变的力量,便是年轻力壮之少年。
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在是那个“垂垂老矣”的帝国了,而是身强力壮之少年中国。但是,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就必须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壮,必须让中国保持着少年的朝气与蓬勃。而这一切,则依赖于我们如今的少年。我们虽不像当时的梁任公先生担负着救国救民的使命,但是我们也有着强国富民的责任。今日之中国少年,便是明日之少年中国!
文章的最后,以《少年中国说》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来作结尾: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