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考结束了。但是高三的复习还远远没结束。两个班平均分都只有35分,及格人数才2个,况且还有水分掺杂其中。这样的生源,这样的高三复习,实在让人提不起精神。有人说,习惯就好。关键是难以习惯。课堂上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这是修养不够。学生自有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强扭的瓜不甜。可不是这样吗!试题讲评,大部分的学生就眼睁睁地看着我,看着黑板,然后开始抄写正确答案。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他究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或者方法了没,他并不关心。只是会抄个答案,他以为自己这节课任务就完成了。殊不知这是最无用的一步,完全的浪费时间。不会的知识、方法,在下一次的考试中还是不会。我教的方法呢,他不喜欢,因为方法是要动脑子的,动脑子脑子是会炸掉的。很辛苦!别看他们每天埋着头,捧着书,刷着题目,那都是假用功,自欺欺人。
在这次的半期考中,有一道选择题的正确率达到了70%,我很欣慰。这不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是一道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焓变的题目,有听课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对了。说明我说教的方法起作用了。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有按照方法去做,去训练,在考试中用上了方法,最终就保证了得分。这一点说明我们的学生,假如真的愿意动脑,按照正确的程序去学习,还是会学得会的,至少在单一性的知识方法题中,是可以完全掌握的。方法很重要,学习流程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去重视方法和程序?他们宁可考试得不了分数,也还是坚持自己错误的、无效的学习程序,无效的刷题。不懂得研究学习,也不会去研究考试的学生,回报他的就是考试考不来,分数上不去。
我有好方法,我愿意把我的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奈何他们不学,以至于都不会。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愿意用心去学,没有用心学习的习惯,没有用心学习的毅力。只为了暂时的快感,麻木不仁,习惯就好。他们自己的学习破习惯,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会感到痛苦吗?也许会。也许已经麻木了,习惯了。习惯了自己就是笨,就是学不会,就是考不来,就是属于差生。高中的差生很多,而且大部分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的差生,还有一部分就是懒惰的差生。至于那一部分怎么学也学不会的差生,还是方法程序上除了问题,习惯了,不愿意去改。
所以,今天试卷讲评完,布置的作业是,从错题中选出2道题目,认真分析,订正,做在错题本上交上来。本来,考完试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分析、订正、整理,而学生总是一讲评完试卷就把试卷扔一边,开始晃荡起来。殊不知,试卷上反馈出来的,才是他应该努力的方向。我不是害怕这次考试考得差,也不是害怕下次考试考不好,我害怕的是学生考试没有进步,做过的考过的题目,重新呈现在他们眼前仍然得不了分;害怕的是花大力气复习整理的知识点没有消化掉,以至于复习的时间拉的越长,学生不会的知识点越多。他没有消化吸收、整理的程序,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每次考前复习永远是翻开复习资料的第一页,总是感觉复习了没有任何收获。这是我的害怕,也是我尽量避免的,学生不懂,教了也不懂。他们不愿意改变。
错题本,从今天开始,每天1道题目。整理完才会是收获。希望这个改进能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