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风起青苹之末”这句话,就想写点啥。可就在打下青苹这两个字时,犯难了,到底是“苹”还是“萍”?通过一阵搜索,大致确定应该用“苹”字,但也可能还是用错字了,请各位友友赐教,谢谢!
风起青苹之末,这句话耳熟能详,但究竟是什么意思?风和青苹之末之间究竟是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还是偶然的前后关系?
青苹是生于浅水的一种小草,宋玉发现大风来临之前这种小草会先有细微抖动,于是他写下著名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他认为风由青苹抖动开始的。假如没有青苹呢?是不是就不会有风了?
如果说风是由青苹而起,青苹是因风是果,显然是有问题的,毕竟在没有青苹之地同样会有狂风大作,比如在浩瀚的大海上,没有青苹但有大风。可见青苹不是风的因,青苹之末的颤动不是风的起源,两者之间不是因果关系。
那么是不是偶然的巧合呢?也不是,因为青苹在大风来临之前总会细微抖动。如果不是它引起风,最起码它能感知到风要来,不会是偶然的巧合。
前一阵子听人侃大山说鸡鸣与日出的关系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当然不是因果,因为即便天下的鸡全部被做成炸鸡块,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一个常识。那为什么总是“雄鸡一唱”然后“天下白”呢?原因是鸡的大脑内有一种细胞对光很敏感,当晨曦的微光刚刚泛起时,脑内的这种细胞就开始活跃起来,催着雄鸡醒来唱赞歌。有些人早晨醒得很早从不睡懒觉,也有人日出三竿仍呼呼大睡,原因也在于某种细胞的多寡,跟人的毅志力没什么关系。虽然日出不是雄鸡唤起的,但雄鸡却可靠此手段蒙骗许多人,从而为自己赚取了好的名声。在各个民族的文化中,雄鸡总有着好的寓意和象征而入诗入画。
青苹之于风就如同雄鸡之于天明,它不是风的起因,也不是风的结果,只是感知到风将来时而作出的一种反应。对于细心之人而言,当看到青苹之末在颤动时,应预知到暴风就要来临。就如同天色尚黑时听到鸡鸣,应知道天将晓一般。
最近网络上有一些争论,把一个作家曾经说过话的拿出来大加批判,让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那个普通人眼中的大V突然举着那颤动的双手指指点点时,像极了浅水边的一株青苹,在大风来临之前胡乱的晃动。莫不是他感知到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