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图书馆想法读书
【每周读本书】《重新找回自己》

【每周读本书】《重新找回自己》

作者: zl爱思考的芦苇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18:19 被阅读0次

    【基本介绍】

    《重新找回自己》,作者陈海贤 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2024年1月出版,15.5万字。

    陈海贤,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心理作家,得到App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家庭关系21讲》《自我转变50讲》主理人。代表作品有《了不起的我》、《幸福课》、《爱需要学习》。

    此书2017年首次出版,书名《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此次作者做了大量修订,除了文字的修正和素材的更换外,每章最后增加了“多年后的回望”环节。

    全书分为自序“重新找回自己”,以及9章,其主题分别是;假想的自我和真实的成长、更大的世界和眼前的生活、理想与平庸、匮乏与不安、爱与孤独、拖延还是不拖延、空虚和意义感、接纳与改变、结束与开始。

    这些主题都可以归为同一个主题:人的自我寻找。所以,可以说本书讲的就是那个艰难的寻找自我的过程。

    【撷取摘要】

    1.

    成长型思维的底层是自我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存在不是因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因为“我有很多可能性”。

    2.

    要进入成长循环,需要做到以下四点:①进入真实世界。②突破自己身上的壳。③把握关系以外的内容。④思考“怎么做”,而不是“是什么”。

    3.

    “答案不在你的头脑里”,而在互动中。无论是与他人建立关系还是刻意练习,本质都是跟外界的一种互动。

    神经质的本质,就是用头脑中“想的痛苦”,来逃避现实中“做的难题”。

    为什么我需要一个理由?直面自己的问题所带来的挫折感实在太痛苦了,我想找个理由躲起来。

    “能力从来不是判断你要不要做一件事的理由。不是等能力够了你再去做一件事,而是通过做这件事,让你的能力长起来。”

    “‘怕’的办法就是‘不怕’。如果你问我,‘不怕’算什么办法呢?我就会问你,‘怕’又算什么问题呢?”

    “虽然我想……但是我怕……”这样的句式,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说“虽然我怕……但是我想……”呢?

    4.

    不去管别人的评价是否公允。当我真的把它当作一种反馈而不是评价时,我就获得了一种自由,从挫折中解放出来,去享受成长的快乐和自由。

    怎样才能把批评当作反馈呢?这需要你去把握关系以外的内容。

    相比于风格,反馈的内容是否合理,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我们不去理解批评或者表扬的内容,不去讨论内容,而只是讨论形式,其实也就没有意义了。

    批评把重点指向了“关系”,而反馈把重点指向了“内容”。

    把批评当作反馈的关键是什么?是我们要相信并且理解和把握,关系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内容。只有把自己从特定的关系中拔出来,你才会问自己:“对,这是一个批评。可是他想告诉我的到底是什么?”而不是问:“对,这是一个批评,他对我到底是什么态度?”

    5.

    解释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处理,但处理的不是事情,而是情绪。解释让情绪有了一个安放的空间。

    解释的重点是这件事“是什么”,而处理的重点是这件事“怎么办”。解释只需要在头脑中发生,而处理却需要你走进现实。

    解释就是人最大的心理舒适区。作为理性的动物,我们太容易给自己一个解释,来告诉自己改变为什么很难,从而逃避改变的责任

    6.

    如何承担起改变的责任?很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意识到,这件事“与我有关”。只有意识到你是改变的主体,你才能发挥作用。

    “与我有关”是一种无关对错,而只是寻找出路的思维方式。

    解释的话语主要功用是“求安慰”,而处理需要的是“求改变”。

    7.

    判断一段感情如何,在关系外的人和在关系里的人,其看法是不一样的。在关系外时,我们心里都会有很多道德准则,这构成了我们内心关于感情的“应该”。离这段关系越远,这种应该就越清晰和坚定。但任何一种“应该”,都不会比现实中的两个人更重要。

    这是另一种成长型思维:不是着眼于“应该”,而是着眼于遇见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并相信关系会随着我们的处理而发生改变。

    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庆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8.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的核心,不是你用人格量表测得的人格特质,比如内向还是外向。人格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故事。

    我们的意义感,通常来源于对这个人生故事的理解。

    当我们接受一个故事作为我们的人生范本的时候,我们也接受了这个故事背后所隐含的假设。比如,当我们用龟兔赛跑来比喻我们的人生时,这一比喻同样隐含了我们对人生的一些信念:人生是一场赛跑、比赛就有输赢、强者赢弱者输……

    9.

    从成长型思维的视角看,我更愿意把自我比作一条河流。源头固然很重要,但河流最终的形态如何,取决于它在流向大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山坡、丘陵、沙漠……它怎么面对障碍,以及选择在什么地方拐弯。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是我们在跟环境互动,应对困难,做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塑造出来的。

    10.

    树是关于成长最好的隐喻。你可以画一棵生命树,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无论你画的树是什么样的,它都应该包含树的完整结构:

    (1)树根。树根是树成长的来源。在这部分,写下你来的地方,包括你的国家、民族、家乡、家庭……思考这些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2)树干。树干是树成长的支柱和力量。在这部分,写下你的优势、美德、特长、爱好……思考蕴含在你身上的这些资源,如何帮助你克服困难,获得成长。

    (3)树枝。树枝在树干上抽枝发芽。在树枝上写下你最近五年希望达到的愿望。这些愿望不像“幸福快乐”这么抽象,而要像“找一份新工作”或者“买一辆车”那样明确具体。

    (4)绿叶。在每片绿叶上,写上一个曾经在你生命中出现过、对你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人。不要写一类人,如同学、老师,而要写某个特定的人。

    (5)果实。果实是你生命中的礼物。所有你拥有的,并感恩的东西,比如: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

    11.

    “情境的误用”比“思维的标签”更符合成长型思维的精神。

    有时候我们不想努力,不是因为我们吃不起努力的苦,而是因为我们承担不起这种“追求配不上的东西”的羞愧。

    12.

    梦想的实现当然是稀缺品,可是生命本身是更重要的稀缺品。如果你还能闻花香,尝美味,听音乐,能和家人、朋友交谈,能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感受存在,那你就生活在富足里。

    你是否因为过于执着于梦想,而看不到生活的其余。如果你看不到生活的其余,那就否定了生活。

    心流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自己活着,而心魔却会抹掉目的以外的东西,把生活变成实现目的的工具,哪怕这个目的叫梦想。

    不是别的,你的生活,才是你最大的成就。所以好好过它。

    13.

    所谓远方,它最重要的含义不是“远”,而是“不同”。人总会向往远方,因为它意味着跟现实生活不同的可能性。

    远方是现实生活的反面,反映的是我们内心的“求不得”。我理解的精神内耗,是当理想和现实出现巨大的落差时,我们既无法接受现实,也没有办法追求理想。我们在被卡在中间,进退两难,痛苦挣扎。

    14.

    一件事是不是琐事,并不是由这件事的性质决定的,而是由你对待它的态度决定的。如果你不轻慢它,以庄重的态度对待它,那它就是重要的事。

    评价并不总会带来“意义感”。有时候,意义感是我们沉浸在一件事中体会到的。但评价却经常带来“无意义感”。“无意义感”的意思大概是,我们想去更多的地方、见识更大的世界、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可琐事不仅没办法带我们去,还阻碍我们去。

    一行禅师曾说,很多人总是容易把做“正事”的时间看作“我的时间”,而把做琐事的时间看作“占用了我的时间”,好像因为琐事,那一段时间不再属于我了。实际上,陪伴孩子的时间和修行的时间一样,都是“我的时间”,

    古人说,尽人事,听天命。说的是,做我们能做的事,把命运的部分交给命运。这里面有一种信任在。这种信任并不是对“公平买卖”的信任,而是死心塌地交付给命运。不是“只要我努力投入,上天就会给我回报”,而是“即使上天不给我回报,我也会努力投入”,因为过程已经给了我们回报。

    15.

    “平庸”这个词,有特别丰富的含义——你只要看它所对应的反义词就知道:奋斗、独特、理想、才华……这些词的含义,一半指向生活态度,另一半指向自我标签。

    接受平庸所迈出的关键一步,不是放弃努力,而是放弃对自己的幻想,回归现实。

    自我决定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认为,理想的工作应该满足三个条件:安全感、胜任力和自主性。简单说,就是物质上有保障,能发挥才能和潜力,还能自己决定一些事。

    16.

    假装努力?从关注目标实现到关注努力,再到关注“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人们想要“努力”,仅仅因为努力看起来像是那么一条路,一条能拯救他们的路。

    17.

    “他其实不是穷,他只是那时没钱”。贫才是没钱,而穷是困窘。

    贫穷是怎么带来匮乏的?匮乏大部分是从“不安”开始的。这种“不安”变成了内心里最深刻的印记。

    因为穷过,你比别人更怕输。不管有没有险恶的敌人,你都需要自己紧绷着神经,一直处于战斗模式,只有随时看得见进步,你才会心安。

    你的努力,不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摆脱你内心的不安。

    为什么我们宁可要宏大的计划,也不想要微小的进步?因为只有宏大的计划,才有缓解焦虑的作用。而微小的进步,虽然真实,却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纠结的本质是匮乏。匮乏会让我们觉得,我们资源有限,无论在时间、金钱、精力还是友情上,都不能犯任何错误,浪费一丁半点。哪怕是最小的选项,也事关大局。

    要生活好,我们需要给那些我们既无法掌控,又十分敬畏的东西留下空间——你可以叫它神、命运,或者简单点,叫它运气。但你却试图把握这些不确定的东西。你大概不相信,这些东西会站在你这边。

    18.

    “父母终身在等孩子的一句感恩,孩子却在等父母的道歉”?

    换位共情一下,“你妈妈在期待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儿,你让她失望了,所以她对你有很多怨言。可是你又何尝不是在期待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呢?这样的期待,到底谁比谁更正义呢?”

    19.

    压力是拖延症最大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拖延症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压力管理的问题。

    完美主义并不是以工作结果或者工作过程来评判的,而是以你对自己的期待来评判的。

    可以用woop思维法,制订一个“如果……就……”的计划,来阻止自己拖延。

    放弃用远的语言。在用远的语言时,我们总是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一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会知道。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再去相信。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才能看见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预想出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

    每次焦虑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①我现在能做什么?②我愿不愿意去做?

    20.

    人的自由意志,人做选择的权利,是要大于积极和幸福本身的。所以,我所理解的积极生活,不是“应该”,而是“想要”。它从来只是一个选择,有时候,还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

    真实的生活是意义的土壤,当我们跟真实的生活失去联系时,哪怕最高深的哲学,都无法帮助我们领会人生意义。人生意义应该来自对生活的提炼和总结。如果连生活都没有了,又何来意义呢?

    任何一种有用的哲学,都应该教导我们自在、投入地生活。既不为生活教条所困,也不从生活中逃离。

    21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认为,意义感的本质在于我们感觉到了自己和所在群体的联结。

    我们的人生意义在于以一块拼板的姿态,嵌入到关系的拼图、时间的拼图、永恒世界的拼图。这种联结会产生深刻的人生体验。

    坎贝尔说:“当我们在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时,我们实际上在问的是,我们所经历的最深刻的人生体验是什么?”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就是人生的意义。

    22.

    很多人所遇到的困难,与其说是“生活问题”,不如说是“生活的不如意”。

    真正的进步不是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平静的自我接纳;不是被对自己的不满驱赶着,而是被美好的目标吸引着。真正的进步都不那么着急,我们默默耕种,耐心等着开花结果,相信成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接纳自我的本质是舍弃,而不是追求。舍弃我们对生活的过度控制,舍弃我们想要成为“完美自我”的想法,舍弃我们对“完美世界”的执念。

    23.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哪怕跌倒的地方明明是个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坚持是勇敢的,而放弃是懦弱的。可有时候,我们还得学着,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栽了,承认失败了,才会发现,原来还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这并不容易,因为有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怎样才能判断一件事在某个人心里是否真的结束了呢?两个标准:①看他是否还有欲望,去追求他想要的东西。②看他是否还在期待弥补损失。

    【写在最后】

    阅读此书有两点感受。

    一是对心理的认知在不断地更迭。本书此次出版与第一次出版只相隔七年,而作者对很多主题的认知已深化,以至于有必要增加“多年后的回望”环节予以修补和完善。书中多处阐述和解读也让我感受到近些年来业内对一些心理问题、主题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如,什么是做自己、怎么做自己?怎么看原生家庭的影响?

    二是不被某个心理解释所囿限,并避免生搬硬套理论和知识。所谓解释本就是一家之言,对同一种心理现象,各有各的解释,择善而从,如此而已。即便是一家之言,运用中也往往地选择某一点加以演绎。比如,作者说森田疗法的核心理念,就是“带着症状生活”。事实上,森田疗法除了强调“带着症状生活”,还强调“为所当为”。作者之所以只强调“带着症状生活”而弃其他不提,全是因为他要解释“接纳自我”这个主题所须。同样,将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疗法称为“矛盾意向法”,而非“意义疗法”,亦是如此。所以,我们想要去读懂自己的心理,想要形成自己对心理现象的理解,就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一叶障目,一方面得在理论和知识层面尽可能博览百家之言,另一方面得在体验和运用层面加以具体的、因人而异的解读和演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周读本书】《重新找回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xu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