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久没联系的朋友看我最近都在写有关亲子沟通的文章,跟我联系说:“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各种不听话,不做作业,最近这一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在电视,说什么都不听,被孩子气的一塌糊涂。”
她说:“这陪读路才刚开始,就被娃气的吐血,不知道后面的日子要怎么办,很担心长此以往辅导作业时会心梗、脑梗!”
一、孩子不听话 ,先看你说了什么?
很多父母会发现这样一种怪圈,你越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事,孩子越是想去做。于是,我们就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话?
比如:
A、 孩子哭,我们会说:“不许哭,”这时你会发现孩子哭的更厉害了。
B、 孩子大声吵闹,我们说:“不要吵了,烦死了。”这时孩子依然很吵,或者稍微安静一会儿就会继续吵闹。
C、 哥哥欺负妹妹,我们说:“不可以欺负妹妹,你是哥哥你要照顾妹妹才是。”过一会,妹妹又跑过来告状,给哥哥欺负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第一恐惧是被拒绝;人类的第一渴望是被接纳。
很显然,这些无所不在的否定,不仅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拒绝的,而且还常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不能自己做主,没有被尊重。
孩子之所以不听话,是他不愿意听伤害到自己的话。人都有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心理,孩子也不例外。
二、你的说话方式,决定了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早年与父母的互动,对其心理成长至关重要。糟糕的亲子互动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而亲子互动的质量,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回应。
在《活好》那本书里,当记者问到:“想让孩子成为像先生这样的人,该如何培养呢?”
日野原重明先生回忆起他的童年时说到:“我小时候,好像两三岁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事情不明白或者有些事情不能接受,我从来不听大人解释,我就躺在地上又哭又闹两个小时。
每到这个时候,母亲就会笑着说:“这孩子长大了是会成为了不起的人,还是变成一个大无赖呢?”
我们看到。好像是在放任自由,其实这不是不关心。爱的反义词,是不关心。而他妈妈对于他的放任自由是对她的全然信任。接纳了孩子当下的所有情绪。
三、学会帮助孩子面对感受
当孩子考试完回家,对妈妈大声的宣布:“妈,我今天考了第三名,你要怎么奖励我?”
“奖励什么呀!刚有点成绩就开始骄傲了,你确定下次还能考这么好吗?还不快点给我进屋看书去,下次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如果家长这样说,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说,还会让孩子对考试产生恐惧心理。
这时候,家长最好是先认同孩子的感受:宝贝,对于这次的考试成绩你很满意,也很开心,希望得到妈妈的认可对吗?”
接着给予孩子适当表扬,“宝贝真棒,说,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让妈妈好好犒劳一下你这个小脑瓜。”
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说出孩子的感受,用同理心去感受孩子的心情,孩子会因为我们的理解而更加相信我们。
四 、学会区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当你需要休息的时候,孩子在客厅里很大声的吵闹,影响到你了。
这时你对孩子说:“你真烦人,就不能好好安静一会儿,让妈妈休息一下?”相信这个时候,孩子就算安静了,也是不开心的。
因为这是在指责孩子,你把你不能安静休息的责任推给了孩子。
如果改成这样说:“宝贝,妈妈现在有点累,需要安静一会儿,你可以帮到妈妈吗?”
相信孩子是可以理解到你的感受,并且配合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