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话孩子为什么不听呢?”
有个家长问我:“王老师,我说话孩子为什么不听呢?我说了一千遍一万遍了,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怎么就不管事呢?这不是很奇怪吗?”
我就回答:“是的,我也很奇怪,不过我奇怪的是另外一件事。既然您说了几次不顶事,您为什么还要千遍万遍地重复这种无效劳动呢?您不觉得这更奇怪吗?”家长吃惊地瞪着我,张口结舌。
我继续说:“我要是家长,只要说了三次不管事,我就要考虑别再说了,或者换一个说法,或者采用行动教育法,或者宁可保持沉默。因为很明显,说了没有用,会降低家长威信的,多说一次就多降低一次威信,我不能干这种傻事。”
家长又问:“那我能看见孩子有错不管吗?”
我说:“见错就管,并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要有选择地纠正孩子的错误。明知某种办法不能解决问题,一时又拿不出新办法,最好先装没看见,另想主意。”
“那不行,我忍不住!”家长说。
我说:“您终于说出了事情的本质。其实您在说一千遍一万遍的时候,自己也知道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还要说呢?因为不说难受。所以您说的这些话,已经不是教育孩子的需要,而是您自己发泄的需要,这是您自己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表现。
于是家长哑口无言,陷人沉思。我则很高兴,因为他开始进人学习状态,有希望做学习型家长了。
要摆脱家庭教育的困境, 只有做学习型家长
这个口号一提出来,肯定会有一些家长不满意。他们会说:“让我们家长学教育,学校老师是干什么的?”这种家长以为,家长的任务只是把孩子养大,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提出“做学习型家长”是老师要推卸责任。这是一些只知养育而不知教育的家长。实际上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对孩子进行了这样那样的教育,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种家长是很少数的,差不多是“家庭教育盲”,他们其实最需要学习。
还有些家长一听“学习”两个字,就觉得有点玄乎。他们心目中的“学习”是很艰难、很复杂、很脱离实际的事情,是必须端起架势来做的事情。他们心目中的“学习型家长”,得是那些特别有学问的,被人称为“知识分子”的人。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学习是需要身份的。他们实际上把学习神秘化了,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学习权。那么他们靠什么来教育孩子呢?只有靠上一辈的教育习惯,自己的想当然,东鱗西爪听来看来的例子,或者干脆就跟着周围的潮流走.这其实也是“学习”,只不过是不动脑筋、简单的学习,确切地说应该叫“模仿",或者叫“条件反射”。用这样学来的知识教育孩子,和有病不上医院、顶多吃个“偏方”,情况差不多。
还有一种家长相信“树大自然直”,这种人以父亲为多。他们往往以自身成长为例,证明“小孩不用教育。我父母就没有教育过我,我这不也挺好”。如此自然就没有必要学习家庭教育了。这是一些思想不能随时代变化而改变观念的人。在信息爆炸、经济市场化、社会状况日益复杂的今天,“树大自然直"已经成了一种美好的回忆。这种家长在现实生活中碰了钉子,也会向别人请教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比较勉强,他们更倾向于埋怨社会太乱,或者埋怨孩子不争气。据我们的经验,这种家长若不赶快转变观念,不变成学习型家长,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最终有可能把孩子耽误了。
也有一些家长非常自信,他们承认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种艺术,但他们自认已经明白了其中奥妙,不需要再学习了。“我有我的办法,我的孩子我自然知道怎样教育,别人的经验都是瞎掰,专家讲课是故弄玄虚。”这是一些刚愎自用的家长,其中不乏强人、能人。这种家长确实有一套,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感觉自己的“伟大战略部署”实行得很顺利,孩子表现很好,甚至有突出的成缵。但实际上隐患很大,家长犯了很多严重的错误、家庭埋下了定时炸弹,但自己还不知道。一旦孩子上了初中或者高中,情况就可能急转直下,孩子迅速退步,与家长的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到要爆炸的程度,家长无计可施,才想起去找家庭教育研究人员。事已至此,处理起来很棘手,虽然也还有办法,但大都属于补救性质的,很难解决根本问题,让人觉得非常可惜。倘若当年家长虚心一些,做个学习型的家长,情况就要好得多。因此,我奉劝那些现在孩子还小,而又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不必要学习的家长,最好留意一下这种前车之鉴,不要盲目地跟着感觉走,造成将来后悔莫及的局面。
前面说的是几种不想做学习型家长的人。应该说,他们占的比例不大,而且越来越小。
绝大部分家长不是上述态度。他们很渴望学习,而且很虚心,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这种热情的动力是两个,一正一反。正面的动力是“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反面的动力是他们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适应今天的孩子,越来越不会教育孩子了。
我们来听听家长诉苦的声音: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对付?一个个比猴还机灵,就是不往正处使,可怎么办?”
“我们小时候谁管来着?我父母从来不管我作业,我考多少分他们也不打听,结果我学得还不错。现在可倒好,又是听写,又是签字,陪算、陪写、陪念、陪背诵,比‘三陪’,还多一陪,结果呢?他还考不及格!您说是我笨呀,还是孩子不争气?”
“现在的孩子,你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他可是摸着你的脉了。你想蒙他,蒙不了;他要骗你,一骗一个准。我就不明白,我挺大的人怎么就斗不过一个小孩子呢?”
“我的孩子才7岁。有一次她犯错,我打了她,她竟然说:'你打死我吧!我不活了。我很震惊,她怎么会有如此想法?”
“我的孩子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不学。怎么办?”
“我的孩子小学时候和我的矛盾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到了中学竟变成敌我矛盾了,整天不和我说一句话,好像我是阶级敌人一样。我不明白,我究竟哪点对不起他?”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家长的困惑、焦虑、无奈甚至愤怒。
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就要学习,他们对“学习型家长"的提法绝对赞成。
既然这些家长如饥似渴地希望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是不是可以说他们都已经成了学习型家长了呢?恐怕还不能这样说。“学习型家长”和“想学习”的家长不是一回事。有很多家长狂热地买书、听报告、找专家、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几乎是“病急乱投医”。虽然热情可佩,但是太浮躁了,太急于求成了,太短期行为了,他们往往缺乏思考,只是在“赶浪头”。做学习型的家长要闹中取静,踏踏实实读书,认认真真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有反思精神,还要有一点研究的习惯,多想少说。
有的家长说:“我都累成这样了,您还给我增加负担吗?”这可是说错了,正相反,做学习型的家长不会活得更累,而只会活得更轻松。现在许多家长日子过得如此沉重,正是因为他们家庭教育的“科技含量”太低了。他们说话说不到点子上,做事做的往往是无用功,在低水平上“加大力度”,给孩子“上政治课”,对孩子哕嗦,和孩子较劲,大家都难受,这其实是最累人的。
要让孩子成才,要使家庭幸福,要摆脱家庭教育的困境,只有做一个学习型的家长,别无他途。做学习型家长其实并不难,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做到了,在未来学习型的社会里,绝大多数家长都将成为学习型的家长,这将成为常规,而不是特例。社会就是这样前进的,我们必须跟上它的巨大车轮。
以上内容摘选自《孩子,我们一路同行:做学习型家长-王晓春》,有改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