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份闺女上二年级了,感觉长大了很多,其中一个标志是对钱有了概念,把她的存钱罐看的很紧,也觉得存钱罐里的钱是她自己的,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其一是关于分享。一天放学接她回家的路上,她和同学走在一起,因为都想拿个东西玩儿角色扮演,她打开我随身的小包翻找,看到里面有几元零钱,就随手拿出来给了旁边的同学,当时我没有制止。
等回到家我询问她为什么要把钱给同学,她无所谓的说【妈妈真小气,和同学分享都不允许】,我当然乐见她善于分享,比如说吃的、喝的、用的,但对于钱我认为不能用分享来衡量,必须有明确的金钱界限,所以我问她【如果你没钱花,会问谁要】,她回答【当然是爸爸妈妈】,我又问【那你同学如果没钱花,应该问谁要】,她说【当然是她的爸爸妈妈】。说到这里她反应过来,自己不是对方的爸爸,也不是妈妈,所以不应该给钱,但可以用自己的钱买东西和同学分享。
其二是关于挣钱。暑假的时候,我上班带着她,晚上也经常一起出去溜达,看到路上有很多饮料瓶子。所以就建议她捡饮料瓶子去卖钱,她一开始还挺不好意思,结果我们运气很好,在一个商店门口,一位阿姨很鼓励她这么做,并且告诉她自己的孩子以前也这么做过,阿姨说这些的时候,她自己也想起平时听的故事里也有小朋友通过这种方式卖钱,最后终于愿意了。
整个暑假通过捡饮料瓶子,卖了差不多30元钱,实际收获远远大于金额。比如她知道了三个饮料瓶子才能卖一毛钱,而她买一瓶橙汁至少要三元钱,需要捡九十个瓶子,简直太难了,瞬间就觉得饮料不香了,所以整个暑假喝饮料的次数是直线下降,能不喝就不喝。再比如她看到饮料瓶子就两眼放光,会主动去问别人是否可以把喝光的瓶子给她,当然几乎没有人拒绝她,鼓励了她的自信心和胆量。她还和朋友分享这件事,也建议朋友这样做等等。一件小事带来的快乐让她铭记!
其三是关于存钱。她有一个小熊存钱罐,是装巧克力的盒子充当的,平时我和爸爸有零钱都会给她,她再亲自放到里面,每次都特别开心的数一遍,我们约定好每当里面的钱大于五百元就一起去银行存起来。所以她就一直关注着,念叨着还差多少到五百元,也间接锻炼一下计算能力。
银行离家很近,带她去了两次,每次她都很高兴,问钱存到哪里了,一开始我说是卡里,她问为什么看不见。后来我告诉她是账户里,可以让钱变得更多,她又问能多多少?我告诉她等她长大上大学的时候,差不多500元就能变成1000元,她直呼这么久,我告诉她钱会慢慢变多,如果现在被花掉,以后一分钱都没有,她终于开心点头【妈妈,你说的也是】。
为了加强她对钱的概念,我也会给她讲一些小故事,比如老戴维斯给孙子买热狗的故事,她尤其喜欢。
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也值得记录,毕竟所有习惯都是从小慢慢养成的,好的习惯不一定会产生好的结果,但一定会让她少走弯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