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共进”
——读《寒假的意蕴与变革路径》有感(第1稿)
回想我们小时候,寒假几乎没有作业,整个假期几乎是在等待过年中度过。和小伙伴们趴在地上打弹珠、千方百计变着法子放鞭炮;有时村里还会杀一只猪,每家每户按人头分配,有游戏可以疯玩、有肉可以抢着吃的寒假,就这样在恋恋不舍中转瞬即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师会在寒假前布置很多作业,美其名曰“节日大礼包”,学生们欲哭无泪,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家,整个假期因为有一堆作业等待完成而焦虑难耐。
再后来,因为有了“互联网+”“电子游戏”这些新鲜事物,寒假不再那么无聊了,昏天黑地地打游戏、看电影、聊天、刷屏等,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即时的快感,往往到快开学了,才跌足大呼,还有一堆作业没有完成,于是奋笔疾书,挑灯夜战,终于赶在去学校报名之前匆匆写完。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寒假里学生还得赶着场子参加各种补习班,与其说是提优补差,不如说是心理调适,不补怕分数吃亏,补了担心身心疲惫,即便权衡再三,还是进退两难。
寒假究竟是谁的寒假?寒假到底是怎样的寒假?寒假的生活意蕴和变革路径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读《寒假意蕴和变革路径》,以期找到让人信服满意的答案。
第一节 寒假的意蕴
一、传统寒假生活的特征
传统的寒假生活存在缺失儿童立场,无序无规划,与学校生活存在断层,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等问题。
二、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寒假的意蕴
(一)回归原点:寒假与人的发展
教育研究不仅要在已有的结构、边界内作解释性、批判性或建设性研究,更需要突破边界实现教育的不断更新,乃至于重生。这是教育研究所反映出的文化性与体现出的人性力量,具体的表达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更新、转换与发现。就现有的教育成果而言,寒假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但就教育的本质而言,与其说研究寒假是一种“突破”,不如说“回归”了教育研究的原点——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保尔·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就根据“人的发展”的特点指出: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他强调,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教育的所有方面,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正如叶澜教授所评价的,“终身教育”是一个关于“人生”时空全覆盖的教育概念。以“人生”作为思考教育的主轴,把“教育”从相对集中于一个时段、有限空间、以体制内学龄期教育为主,加上可能有的零星而非系统的、非主流的、非全体人必须参加的成人教育活动的现状,转换为覆盖每一个人生命时空的活动,要关注“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因为生命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随后,诸多以“终身教育”为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实践改革、政策制定,都突破了学校中心论,开拓出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场馆教育等诸多领域;着力于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综合,使教育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整个空间。因而,回归“人的发展”视角,寒假生活与随之而来的学期初生活就是促进学生连续、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也是进行各类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关键时空。
李家成教授指出,要从人的生命全程视角认识寒暑假的独特价值,即回归到具体的人的存在,在“个体生命史”层面,探讨“教育”与人的生命的关系。学生寒暑假是一个不同于学生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第四教育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学生主要的交往对象涵盖前三个世界中的所有人,但又有亲密程度、交往方式的巨大差别,更有生活内容上的典型差异;学生个体也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其自我的介入度、发展的主动性、自我教育的自觉性,都大不同于之前了。
因而,对于“寒假的意蕴”的认识不是在正式的学校教育、课程学习、班级管理等既有的教育框架内进行,而是要通过对教育本质的关注,在教育本源性功能——促进“人的发展”的意义上作出判断。
(二)深度挖掘:寒假生活独特的育人价值
1、相较于学校教育,寒假有着更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2、相较于暑假,寒假的教育资源突出体现了丰富性、文化性与成长性
3、交往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三)融合与创生:“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形态
寒假是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深度融合的重要时空。美国学者Joyce Epstein将家校合作活动分为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六种实践类型,这个理论框架长期以来为教育研究和实践所采用。“你好,寒假!”项目以现有的理论框架、国际经验为基础进行变革,但又有所突破,开发出新型的家长参与形态,突显出具有中国特点的学校、家庭、社区合作的本土经验。
首先,依托“互联网+”形成了独特的寒假教育生态。
其次,寒假生活中家长可以由被动参与者转换为主动介入者。
以2019“你好,寒假!”为例,浅析“家庭—学校—社区”的合作形态。
一、问卷调查
2019“你好,寒假!”问卷调查(情况汇总)
(2019年1月16日)
自从2017年2月1日-7日,《过年啦》主题活动至今,我们经历了与众不同的寒暑假生活。“2017我的暑假我做主”“2018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伴随着我们漫长而短暂的寒暑假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灵动的实践体验和丰盈独特的成长收获。“2019你好,寒假!”又一次开启了“第四教育世界”的新篇章。我们试图在《“生命的追问”系列教育活动》和《研学旅行的“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共进”》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以课题引领、活动贯穿为主要形式,进行班级文化引领的实践与探索。
家长问卷:
今年寒假,在“研学旅行的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共进”这三个方面,家长和孩子可以有哪些举措,有哪些进展?
傅妈妈:
多力驱动:社区、校园、兴趣班、社会、在不同的场景下认知、探索。
多环交融:从生活、学习、见识、沟通等各个方面去认知和感悟。
多学共进:多跟不同学校的同龄人一起,找共同、识差距。
杨妈妈:
多力驱动:以孩子想法为主,家长提供条件,参加自己想要探索的项目。
多环交融:希望每次活动不仅有规划,而且要有总结。
多学共进:希望孩子利用假期,学点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的技能。
曾妈妈:
多力驱动:学校、家长、社会、学生多方共同努力。
多环交融:家长适当地协助孩子,多做策划,有独立能力展开活动。
多学共进:让孩子的长项、兴趣在共同活动中有效地展现出来。
杨妈妈:
多力驱动:让学生大胆设想,老师引导,家长协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动手。
多环交融:走出家庭,步入学校,利用有效资源,融入社会,体验生活与部分生活技能。
多学共进:学知识,学动手能力,学与人沟通,学文明用语。
易妈妈:
多力驱动:家长配合,学校支持,让七色花中队的内涵更丰富。
多环交融: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放手让孩子多体验。
多学共进:除了课堂的学习外,对社会和各地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的了解,获取更广泛的知识。
康妈妈:
多力驱动:社会、社区、街道,多方面探索实践。
多环交融:多沟通,多学习。
多学共进:多和不同学校的孩子多交流,看到距离,看到不足,多提高。
陈妈妈:
多力驱动:参观、游历、交流,达到目标明确,激发原动力。
多环交融:家校、同学、家长之间的沟通,达成共识。
多学共进:自学、辅导、练习,取长补短,查漏补缺。
闵妈妈:
多力驱动:继续保持家校共同发力。
多环交融:在各环节、各类活动、各个方面不放松,全方位发展。
多学共进:各学科找差距,补短板。
刘妈妈:
多力驱动:配合学校老师做好研学旅行计划中需要准备的工作。
多环交融: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加强家长间的沟通与互动,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
多学共进: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邢妈妈:
多力驱动:以孩子为主,制定计划方案,家长多参与把关。
多环交融:教育、文化、旅行多元化。
多学共进: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多角度发掘。
刘妈妈:
多力驱动:通过鼓励,激发孩子的潜能和自觉性,提高学习能力。
多环交融:通过家长督促,老师鼓励,同学竞争,提高学习动力。
多学共进:怀着开放的姿态,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遵守社会秩序,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的学生。
朱妈妈:
多力驱动:全面配合,协助,顺利完成研学旅行。
多环交融:学习中体验生活。
多学共进: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王妈妈:
多力驱动:听取学个学姐的建议,听长辈的经历。
多环交融:人文自然知识的增长,修养情操。
多学共进:看科技类书籍和哲学类书籍。
尚妈妈:
多力驱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
多环交融:文化游历、学府考察、职业体验
多学共进:科学探究、生涯规划、人生修养阅读。
祝妈妈:
多力驱动:家校联合,通力合作,互补短板。
多环交融:家庭旅行,组织活动,体悟成长。
多学共进:走近高校、科研机构或自然及文化遗产,体验,赋能。
黄妈妈:
多力驱动:从家庭关注,到校外补短,多措并举,激发动力。
多环交融:多关爱,多沟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多学共进:学生上学的过程,也是家长增加知识的过程,愿与学生共进步。
二、材料分析
全班共23人,回收有效问卷22份。其中有7位家长没有完成该题的回答,显然他们对“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共进”的概念辨析存在疑难。
从15位家长的理解和表达中,对于“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共进”等关键词,还是存在着诸多歧义,这恐怕就是课题研究中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核心关键词吧。
对于“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多学共进”,本人姑且以为:利用家庭之力、学校之力、社区之力、社会之力、网络之力等,共同推动学生寒假生活和学期初生活重建的教育变革;整合社会资源、社区资源、场馆资源、自然资源、成人资源、人文资源等诸多资源,进行生活技能、人文素养、财经素养、公民道德、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全程、全方位教育;在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的共同参与、互动体验中,促进个体生命成长和社会教育力的提升。
第二节 寒假生活的变革路径
一、变革应以“证据”而非“经验”为基础
(一)形成对寒假生活现状总体客观的认识
通过大量的调查,“你好,寒假”项目学校发现了以往寒假的相关特点:一是大部分学生的寒假生活是被安排的,学生在寒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二是学生的寒假生活缺少组织和规划,主要内容有做寒假作业、上补习班、游玩、看电视、玩电脑、走访亲戚;三是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对传统的寒假作业均呈消极态度,很多学生对寒假作业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应付了事的情况不在少数;四是生活时空的“割裂”,寒假没有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相融合,学生在两个时空中的学习生活经验也没有相互迁移和应用。
(二)明晰各主体对寒假的期待
(三)理性分析变革面临的阻碍
二、变革的驱动机制
(一)变革的内驱力来源于变革主体的观念更新
(二)变革的外驱力来源于有效的组织
三、变革的保障机制
(一)教师、家长、学生都是保障的主体
(二)各种新媒体技术是保障的手段
(三)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附:“2019学生寒假生活与学期初生活重建”之“春节特别作业”
从山上往下看,缎带般的,注满水的梯田,层层叠叠地铺下去。在阳光的照耀下,微风拂过,搅起一池碎金,刺眼的阳光,晃得我睁不开眼睛,不得不戴上了遮阳帽。只见几个皮肤黝黑的小孩儿混在游客中间,一看就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这时,我眼前一亮,一个本地小姑娘,背着装满了油菜花的竹筐,不知何时走到了我们身旁,在这一月的冬季里,这样的一抹灿烂的黄,让我的心生出一股温馨与暖阳。
妈妈主动和她搭讪,问她能否带我们去下面的游客更少的梯田,她同意了带我们到下边的梯田。路上,我们知道了她叫王小妹,今年五年级,我有些不敢置信,眼前才到我心脏的女生,竟有五年级!可到了上山时,她的表现却令我刮目相看:这座山显然很偏僻荒凉,连台阶都没有,我们小心翼翼地踩着长满苔藓的石头,树木高耸入云,阳光便透过叶子的间隙,星星点点地倾泻下来,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很少走山路,刚跑一会儿就瘫软了,再看那个小姑娘,三步并作两步,在林中跳跃着,不时停下来等我们,遇到难走的路还转身来搀扶我,拉住我的那一刻,身后背篓里的油菜花跟着背篓摇摇晃晃,跃跃欲出。
到了梯田边,大家对着身后的梯田,左扭右摆,一阵猛拍,妈妈左看看右看看,似乎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便向小姑娘借了花来,“你捧着这个花拍会更好看些。”我接过那筐,以为很轻,谁知那筐就像石块一样沉重,真的难以想象,她背着这筐油菜花一路飞奔,翻过了山梁,健步行走在仅供一人行走的梯田上,而毫无负担的我则跌跌撞撞,几次险些滑倒!她却说:“不重啊!我们这里很多这种花,它们开放的时候,遍地金黄,看上去非常耀眼,明亮,美丽,我的家有点破,有点黑暗,我采一些花回家插到花瓶里,家里就漂亮了!也没有那么黑了!我帮奶奶背柴的时候比这个重多啦!”
太阳照在我们头顶上,火辣辣的,我的嘴巴干干的,喉咙里好像要冒出火来,心脏里像揣了只兔子般,仿佛要跳出胸膛,小女孩钻进山上的树丛,从草丛中折了一根棍子一样细长的东西递给了我,“给你,这个能解渴,剥了皮就能吃。我们在山里玩渴了经常吃这个,或者喝山泉水,我们从来不用买水喝的!”我一咬,酸酸的,丰盈的汁水,使我的喉咙不再火辣辣的,“好吃吗?”她试探性地问我。一双充满渴望的的大眼睛紧盯着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头上的银饰闪闪发光。“好吃!”我回答到。
回去的路上我好奇地问她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父母就是种梯田的么。她告诉我她父母都在山东打工春节不回家了,她和哥哥还有奶奶一起生活,平时她会帮奶奶一起种梯田,也会帮她把鱼苗放进梯田里,养大了可以抓出来吃,“我奶奶还养了很多小鸡苗,它们非常可爱,我会帮它们切菜喂它们。”说这话的时候,她依然疾步走在我们的前面,后背筐里的油菜花伴随着她一深一浅的脚步摇摇晃晃,在我的眼前跳跃着,我不能看见她的神情,但我能感受到她说这些的淡然与平静,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最正常的事情!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到了分别的时刻,虽然我们一起走过了两个小时,却似乎走过了千山万水,她甚至红了眼眶,她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把她头上的银饰摘下来,“来,戴着我的头饰,让你妈妈给你拍张照,留给纪念,你不是很喜欢它么!”
说完,让我弯下腰,她帮我戴上了她的银头饰,再把背篓塞进我的手里,嫩黄的油菜花便再次绽放在我的怀中,映着我微红的脸。
道别,转身,上车,车载着我们渐行渐远,直到王小妹,这个哈尼小姑娘变成一个小黑点,直到她背上的油菜花彻底消失,这个哈尼族小姑娘,用行动赋予了金黄的油菜花新的东西,是乐观向上,是热情友善,总之,他们手捧油菜花的身影,久久印在我的,吐露芬芳,如幻,如真。
“春节特别作业”:
家长和孩子一起,共读“吴迅中学”于老师的一段佳文,并给此文拟一个题目,看哪一组家庭能拟出“既扣文字内容、又有文学气息、更有文化意蕴”的好题目?截止到今天晚上6点,我们将评选出“最佳题目奖”和“最佳创意奖”两个奖项。希望每个家庭都能积极参与,在举家团圆的日子里,给阴冷潮湿的春节带来一丝祥和温暖的气息。
“有奖竞答”:
1、曾同学家庭《成长》
2、周同学家庭《那山那田那人》《暖阳皆与你同在》
3、陈同学家庭《梯田上的那抹光》
4、康同学家庭 《难忘的梯田》
5、奚同学家庭《渴望》
6、王同学家庭《油菜花也有芬芳》
7、范同学家庭《梯田印象》
8、邢同学家庭《永远绽放的油菜花》《梯田间的纯朴》《两小时的记忆》
9、杨同学家庭《跳动的油菜花》
10、刘同学家庭《梯田的守望者》
11、朱同学家庭《梯田上的收获》
12、董老师家庭《金黄的油菜花》《梯田上的哈尼姑娘》《心的洗礼》
13、闵同学家庭《心如花木,向阳而生》
14、闵同学家庭《金灿灿的油菜花》《火热的心》《阳光与梯田》《心向光明,生生不息》
15、傅同学家庭《漫漫旅途,明媚阳光》
16、刘同学家庭《在那油菜花盛开的地方》《穿越在记忆中的油菜花》《阳光下的梦想》
17、杨同学家庭《但爱花田美,更喜人芬芳》
18、王同学家庭《云田菜花春》《云田·菜花·艳阳》
19、易同学家庭《花田十里不如你》
20、陈同学家庭《向阳而生》
21、艾同学家庭《朴素之美》
22、祝同学家庭《金色的梯田,金色的女孩》《在希望的梯田上》
“投票通道”:
请以家庭为单位给以上拟题投票,每个家庭最多可以投6票,得票最多的前两个题目,根据“三文合一”和“颇有创意”评出“最佳题目奖”和“最佳创意奖”。
“评选结果”:
最佳题目奖《花田十里不如你》
最佳创意奖《那山那田那人》
这是今天全班共同完成的一项“春节特别作业”, 在“多力驱动、多环交融”创生“第四教育世界”的背景下,进一步突出“多学共进”,高度突出学生、家长、教师、社会人士等多主体在寒假中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从而使各教育主体充分意识到寒假生活的丰富、创意生活的有趣、文化传承的有味和合作互动的有力。
我们不需要很多的作业困扰身心,也不需要诱人的电子产品侵蚀肌体,更不需要在无聊、无趣、无味中虚度时光。在“第四教育世界”中,有了寒假生活的意蕴和教育变革的路径,教育的春天还会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