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疾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共筹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
忙忙碌碌,做事越来越有底气,当众发言也越发勇敢,不在磕磕巴巴,吞吞吐吐。
我想起来老家的他,一辈子没上过几年学,说起话来却是很有水平,很在理上。我这个喝饱了墨水的年轻人竟然比不上他。我不觉得丢人,只是觉得他太厉害,让人敬畏。
他识大体,顾大局,是个一辈子行的端,走的正的人。
家乡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我只是听闻得少。
如今他老了,萎缩了,病痛缠上了他,他变得虚弱无比。
但是我还是不敢轻看他,心中总挂记着他,总觉得他这一辈子经历的太多,像一本厚书,一下子很难看完,需要长时间品读,好好去理解、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