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李镇西老师讲的是“优生”需要怎样培养。在这篇文章中,李老师首先介绍了“优生”一般具有的特点:
1.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比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因而成绩比较好。
3.长期担任学习干部,因此演说能力以及其他工作能力都比较强,在班上同学中容易形成微信。
4.课外涉猎比较广泛,爱好全面,因而知识面比较广。
5. 由于智力情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
7.从小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以上这些特点,是“优生”的一般共性,而并非每个“优生”都如此,有些学生侧重于其中一部分,也有的学生侧重于其他的特点。李老师特意举了一个事例:许多年前,某市对该市16名市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进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试:在考场门口放了一把倒置的扫帚,结果,进教室的16名学生无一人弯腰把扫帚扶起来;考试前,需要削铅笔,结果,削完铅笔后主动把铅笔屑打扫干净的仅有三人!考试完毕后,主持人对所有学生说:“今天的考试结束了,但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你们都未通过今天的考试,因为你们在考试过程中的言行已经给自己的文明习惯打了个不及格的分数!”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六一儿童节时候,姜老师说过孩子们的表现,面对操场的垃圾,老师不开口,没有孩子去主动拾起垃圾,这就值得我们反思了,我们到底是在培养一群怎样的孩子?仅仅是学习好,这就是优秀?没有责任感、自私、没有诚信,这是我们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吗?所以李老师说“优生”的培养是很艰巨的,也是很复杂的工作。
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2.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3.激励“优生”超越自己。
4.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5.培养“优生”的创造能力。
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单单为了成绩,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面对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宽容,也许就因为我们的一句话,这个孩子就决定了变成什么样子。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不是代替孩子进步,而是在孩子需要提醒的时候提醒他们,在孩子需要鼓励的时候鼓励他们,在孩子迷惑的时候给他们一点建议,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分享他们的喜悦。我知道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所以我需要改变,但愿我的改变也能够改变我的孩子们。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