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李镇西老师认为:优秀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我们能够和孩子融为一体,爱心使我们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能使我们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同时,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
童心: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乐于保持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
1 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自己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与孩子们同哭同笑的老师无疑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眼里不理解的感情,在孩子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正是这种“不理解”变为“非常自然”,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孩子心灵的可贵之处。
2 我们要尽可能有儿童般的兴趣。每个班主任应该问问自己:我和学生有共同的爱好吗?尽可能与学生保持一些共同的兴趣爱好,是教育的需要,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我们便多了一条通往孩子心灵深处的途径,如果孩子发现老师有着跟他们一样的兴趣爱好,他们会觉得老师很亲切,也会不自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
3 我们要尽可能有儿童般的思维。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实在是无法理解,但是我们只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如果学会点儿童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从而能够更加正确地引导孩子。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我们只有学会了“儿童思维”,才能够发现孩子缺点中的可爱之处。
4 我们要尽可能保持儿童般的纯真。作为社会人,也许我们会有几副面孔,但是面对孩子,我们只有一张面孔:诚实、真诚、自然。我们要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考。
爱心: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说到爱心,我们往往只想到了一些感人的事迹,老师重病在身,却依然坚持在讲台上;学生突然生病,老师背着学生直往医院跑;学生有困难,老师给他以经济资助……在李镇西老师看来,这些爱的事迹,并不是爱的常态,而是特殊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爱,而绝大数老师展示这些爱的前提条件并不具备:老师不可能每天都生病,学生也不可能每天都生病,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情感和行为。对学生我们是不是有依恋之情,是不是依恋学生?这是判断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爱学生。
责任心:为国家培养公民。什么是责任心?在我们责任心的背后其实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我一类班主任整天都守着学生,班主任辛辛苦苦陪伴着同时也是监视着学生,李老师认为这类班主任是工作态度端正,却很难说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因为这样,学生一旦离开老师的守候,学生就乱成一团糟,毫无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着老师一套背着老师又一套,渐渐形成双重人格,长大之后他将如何对待他人对待社会,他是否真的会有出息,令人担忧。而另一类老师虽然没有随时守着学生,无论是课堂还是自习,学生能够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这样的班主任,并不是亲力亲为,而这样的班主任是真正负责任的班主任,他们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用。在班里建立初期,班主任对学生必要的亲自监督是必不可少的,但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学会自律、自理和自治。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让我学到很多,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爱与努力,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朋友,好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