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韩非子说难之:绕朝策

韩非子说难之:绕朝策

作者: 逸川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00:01 被阅读0次

第三个案例:绕朝策。

故绕朝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

这里的饶朝是春秋中期的一名秦国大夫,他的无辜受戮还与发生在晋国的一场政治风波有关。

公元前621年,在位不满七年的晋襄公突然去世,身后只留下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孩。大夫赵盾、狐射姑为了争夺权势,不约而同地以国家危难、宜立长君为由,放弃了襄公的太子,转而决定在晋文公的诸公子,也即襄公的兄弟中间另选新君。

在此期间,士会与先蔑受赵盾委派,到秦国去迎立公子雍。但当他带着公子雍返回国内时,赵盾却突然背信弃义,悍然对护送公子雍入晋的秦军发动了夜袭战,致使公子雍身死令狐,晋国大夫士会、先蔑被迫出逃秦国避难。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中,赵盾采取铁血手腕,先后截杀了晋文公的两个儿子公子雍和公子乐,将与自己争夺权势的狐射姑驱逐到了狄国,让与自己交好的士会、先蔑出奔到了秦国,随后又诛杀了反对自己的五名大夫。

赵盾取得政权的方式过于霸蛮,稳固权力的手段更是充满了血腥,不少在斗争中利益受损的家族慑于其强悍手腕不敢公然反抗,但内心的愤恨和不服从却是无法掩饰的。

这些矛盾不断集聚,到公元前615年的河曲之战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为了缓解紧张局势,赵盾不得不于次年召开了一次“诸浮会议”,通过了将士会召回晋国的决议。

为了达成目的,赵盾使出了一招苦肉计。他先是命魏寿馀带领魏氏族人发动叛乱逃到秦国,然后再假装震怒将其家人全都抓起来。等到时机成熟,他们又故意放松看守,让部分人趁夜出逃。出逃的家人历经艰险、跋山涉水到达秦国之后,对着秦康公一通哭诉,也使得对方不再怀疑其叛逃的真伪。

在取得秦康公信任后,魏寿馀就开始鼓动,说要把魏地划入秦国。面对这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秦康公哪里还有什么抵抗力?霎时间喜出望外,惊喜地询问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接手魏地。

魏寿馀有些难为情地说道:“要找一个熟悉河东情况、能够跟当地官员说得上话的人跟我一起去,这事就会好办些。”

秦康公四下里看了看,恰好就瞅见士会正在一旁站着,就说:“那就让士会跟你去吧。”

士会急忙上前推辞道:“晋人都如虎狼一般,倘若他们食言不肯放我回来,那该如何是好?我士会一死微不足道,连累了妻子儿女也不足惜,可若是让君上您君上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时可后悔也来不及了!”

秦康公不是看不到这其中的风险,只是这么一大块肥肉放在眼前,使得他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念,还是决定要赌上一把。为了安抚士会,他拍着胸脯保证道:“这些你都不必顾虑。倘若晋人不肯放你回来,寡人绝不会为难你的家眷,定会将他们送回晋国!”

有了这个保证,士会这才放心地跟随魏寿馀前往晋国。但让秦康公没有想到的是,早在朝堂会见之时,魏寿馀便伺机踩了一下士会的脚,士会对此早已心领神会。

这个细节被秦国大夫绕朝看在眼里,却并没有揭穿,只是在送别时赠给士会一条马鞭,并冷冷地说道:“你不要欺我秦国无人,以为你们的打算无人知晓,只不过我的话寡君不肯听而已。你我就此别过,后会无期了。”

渡过黄河之后,魏地人见二人安然无恙皆欢欣雀跃,随即便簇拥着士会回到了国都,而到了这个时候,秦康公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怨恨士会,而是依旧遵照之前的约定将其家人送回了晋国。

在《左传》的记载中,绕朝的所有举动不过是赠给士会一条马鞭,同时说了一句泄气的话,对于他后来的遭遇并没有给出确切的交代。

今据马王堆出土的《春秋事语》的记载得知,士会与魏寿馀回国之后,对绕朝临别的那段话感到十分后怕,担心他将来会危害晋国,因此便再施离间计,派人向秦康公进谗言说:“绕朝知道我们的事,打算跟我们一起投奔晋国。”秦康公信以为真,当即下令处死了绕朝,帮士会拔除了这颗眼中钉。

对于士会而言,绕朝足智多谋,倘若得到重用,将来必定对晋国构成危害,因此称“其为圣人于晋”也的确不为过。然而,由于他始终没办法得到秦康公的信任,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仅仅因为士会的一句诬陷之词就“为戮于秦”,这不能不令人为之慨叹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非子说难之:绕朝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gq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