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同事小陈师傅约好9月30日上午,去看望他的双亲。张厂在他的同事那里订的旅馆,房间通风不行,一夜没好好睡。早早起床退房后开车前往他的母亲家。
张厂的妹妹,买了几亩地种了黄豆,收割后寄放在母亲家里。张厂一早帮他妹妹晒好黄豆后,我们开车前往小陈家去。

小陈发了微信定位。张厂开车汽车沿着西关大街一路向西,出城区马路两旁晒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宿州向西按十里一个铺分,小陈的家在四铺镇八里村。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小陈家。

小陈的家门口洒满了玉米。小陈早已在门口等我们了,他的父母亲及爱人也在门口。他的父亲持着拐杖,母亲是一脸憔悴,两位老人都有病,顿时有点心酸。
两位老人见我们到来,急忙招呼我们到里屋去坐。小陈的爱人端了两杯茶,放在茶几上。他的母亲身体很弱,小陈告诉我,由于刚做完手术,又进行了化疗,免疫力很差。我和张厂连忙安慰他的母亲,说,没事的,一定能康复的。
我让小陈母亲去休息。我问小陈要了通信地址,说:“让你母亲试着吃点破壁孢子粉,提高点免疫力。”我马上与种植灵芝的张老板联系,叫他寄2盒过来。小陈要微信上转钱给我,我制止了他。
中午,小陈要请我们上饭店,我说,等你母亲身体好了以后吧。他已请好了村上的朋友及隔房叔叔。
席间了解到村上的朋友是养牛专业户,他的隔房叔叔是乡卫生院院长又是养羊专业户,经常开车带他母亲去医院看病,两位都曾帮助过他。小陈只有一个姐姐,嫁在合肥。当他讲到姐姐时,有点生气,真是远亲不如近邻。
饭后,去参观了养殖场。先来到养牛场。

走进养牛场,一股牛粪味扑鼻而来,还好从小闻惯了,不然吃不消的。小陈朋友告诉我,一头牛出栏要三年,重量达一吨,可以卖三万元。

他的父亲在炒黄豆。他说:“牛的饲料,主要是麦秸秆与玉米秸秆再加一点黄豆。”
又来到养羊场。
“咩咩”的叫声一片,只见刚生出来的羊羔,浑身的白色细毛那么洁白、柔软,若人喜爱。

张厂忍不住去摸摸它的绒毛。小陈的隔房叔叔告诉我们,他家养的是湖羊,怀孕只需三个月,半年就可以出栏。
看到这么多又壮又肥的牛和羊,只要肯吃苦下功夫,在农村也能挣大钱。
回家小陈家,他的父母亲非要送我们家里养的鸭子。我说:“不需要的。”小陈说:“这是这里的规矩。”带着两只鸭子,离开了淳朴的村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