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著名诗人木心先生流传最广的诗《从前慢》里面的一句。
我们现在做什么都是快的,好像慢一点就容易急躁。孩子从小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我们还会说慢慢走,别摔倒。到长大上学了就会催促他快点儿写作业,快点儿起床,快点儿吃饭……孩子在这种催促中都变得烦躁起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逐渐迷失在速度的潮流中,被裹挟着向前奔去,好像闲暇时间也消失了一样。
慢,反映的不仅是人们对于慢姿态生活的向往,更有对当代快节奏生活的厌倦。慢下来变成了一种奢侈的想法。我曾经在旅游的时候,发现丽江很多咖啡店窗户上写着发呆之类的字样,于是也坐下来体验一下发呆的感觉。其实就是想让自己把节奏放慢的意思,但这毕竟是旅游,发完呆后,还得继续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去。
我想象不出来慢节奏是什么样的了?而且一旦真的慢下来,自己是否还能够接受得了。现在视频都成为短视频了,越短越好,时间长了都没有耐心看下去。现在许多小说喜欢写穿越小说,我想除了是为了证明金手指的无所不能外让人爽外,还有一点有可能是回到古代的慢生活中去体验一下,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生活,如果想生存,或者大展宏图,发现没有知识是不可能的,各种先进的理念,各种发明应用到古代文明中,就会成为金手指。没有机械设备的过去,本身就是慢节奏的。人们都是通过双脚丈量土地,通过双手创造生活,慢生活中更多的是通过思考,来经营好人际关系和筹划人生的路该怎么走。
我以前曾设想过退休以后的生活,练练写毛笔字,据说写字能培养人的心性,也能够让人慢下来。或者练练国画,看到人家画得画这么美,心里很羡慕,总希望自己也能够画得出来。不过这些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学的,有一定地难度。也曾设想过按照自己的爱好去过慢生活,闲时出去旅游,摄影,阅读,写作。但这样是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吗?如果生活是全方位的,还有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而且不是一个人在生活,是一大家子人在生活。你自己想过慢节奏的生活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除了家人,还有周边的环境。一切似乎都没有条件让你慢下来。
随着年龄在慢慢的长大,至少行动是慢下来了。有时看到院子里的老人在晒太阳,或者晨起锻炼,不慌不忙的走着,手里还牵着一条小狗。这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慢节奏吗?
如果人的寿命延长到100岁,那么到50岁退休的时候,还有50年可以慢慢地规划,留给自己一些冥想的时间,留给自己一些有质量的生活是慢节奏里最理想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