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古人祭祀时对神灵、先王的赞颂,“诗”将浪漫、神秘的心与灵外化为文字,供人欣赏、言说。过一种诗意的教育生活是我的职业理想,但逐渐上路的我发现生活中不仅有诗和远方,更多的是眼前的苟且。
度过蜜月期后的一年级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兵荒马乱”。刚上路没多久的我和很多新老师一样,遭遇了职业之初的焦虑期。那段时间感觉待在教室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和孩子们相爱相杀,我的状态不好,看着整个世界好像都不对。明明之前那么可爱的孩子现在怎么就变了呢?为什么我对他们越好,他们就越会得寸进尺?为什么每次辛苦备课,努力上课,下来还是觉得心虚?为什么很多时候孩子都是无所事事的样子?
困难摆在面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解决它!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孩子不守规则?知识落实不到位,学生上课状态不佳?孩子无所事事?
针对孩子们的表现,追究分析问题根源,孩子做不好,很多时候都是我的规则不够明确,指导不到位。课堂知识不扎实背后的原因是我自己对需要关注的对象不够明确。孩子无所事事,说明需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了。
针对问题,改变策略。首先,一周只聚焦一两条规则,利用每周一的班会时间,确立规则,解释规则,和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要定这样的规则。然后用一周的时间去聚焦,去反馈。一段时间下来,能感觉到教室的秩序明显好转了。
其次,搞清楚我真正的管理对象是谁。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孩子,我发现班上有三四个孩子上课总是游离课堂之外,甚至扰乱课堂。仔细分析,造成他们这些行为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缺乏自信,另一种是缺乏关注。那对缺乏自信的丫丫,我就努力寻找她的闪光点,哪怕只是坐姿端正呢,狠狠的表扬,大大的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起来了,就会自然而然的融入班级,融入课堂。对于缺乏关注的一一,我把他的座位掉到第一排,只要上课他举手,就提问他,多和他互动,这样他就没有精力干其他的了。另一方面是对反馈记录的管理,充分利用表格,把每个孩子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落实在上面。然后寻求帮助,进行一日反馈,每天晚上把一天的学习内容及个别需要督促的情况发在班级群里,第二天孩子来了再检测。这样一来,很多知识点就真正落到实处了。
第三,自主管理需要培养,孩子之所以无所事事,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涉及到了教室里的常规,例如,早餐后进行长文挑战的朗读,午读前自由阅读一会儿,任务提前完成的孩子可以选择继续往下挑战,也可以选择休息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写绘、画画、看书、折纸等等。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驯养,现在孩子们中午来到教室就会很自觉地拿起书开始阅读了。小伙伴们开玩笑说,这叫“自组织管理要从娃娃抓起”。
总之呢,就是“高期待,细跟进”,高期待,相信岁月的力量,相信是种子就一定会开花。细跟进,致力于每一粒种子每一天的成长和变化。无论怎样,我知道我已经启动了植物的生长。
我的远方在遥远之处,今天,已然上路的我在这里写下明亮诗篇的第一行。我是一年级语文老师杨妹,我在这里祝福大家,也祝福自己。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