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308篇解放日记
6月9日要点足迹
*
纷闹又起,瑜伽静坐后,尝试正念冥想。潮汐app有相关系列课程。它围绕声音延伸涉猎的全面广泛,在垂直品类下触类旁通。
将其分享出去时,跳出「活在当下,活在每一个呼吸里」,喜欢这个文字表达,好感度up。在推荐界面,贴心附上「如何介绍潮汐」。看得出是有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
当愿意学习的心打开,万物都可琢磨思考学习。站在用户体验角度去分析为何我会喜欢一款app,再从每一条去萃取经验做法。这好像不难,有技法辅助就可得出。
难得的,是那一份「安然静下来」的心,又扣回正念冥想是个好工具。
*
骑行三四十分钟,汗流浃背,爬上山坡,到了和伙伴对话的地方。有种「不远万里求学问道」之感,出发到抵达目的地的这段路程,也是一种修行磨砺。
这次,我的状态,和骑行爬山流汗很像,恰好又爬过一个小山坡。是「更诚实坦然面对金钱」「放下强求获得」,以下展开讲讲。
和阳光咨询后,进入到一个起起伏伏内化的过程。先是一种表面看上去接受「钱是交换媒介,我提供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是值得的」,开始可以更为袒露地直截了当去谈钱。
当这样的念头起了之后,似乎一下子看到许多赚钱的可能性,一下乱花迷了眼,有些失了节奏。瞬间又掉入另一个漩涡之中,自我挣扎。
打开「我的钱」Excel,重新盘点现金流,正视自己为何需要钱,其实多的是为一份保障,解决最基础的后顾之忧。逐渐冷静下来。
猛然又让我想起「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这本书中,作者在确立「人生教练」是她的方向后,其余一切都成了辅助。
当然,过程中也会遇到生存问题,她去寻找各种兼职,也在工作中训练练习技术。一霎那,突然明白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入红尘的修行。
当灯塔确立后,走向它的路上的那些声音纷扰都成了修行。突然得到感召,我想再读一遍这本书,去实践其中的方法。她以自我人生为方法,结合教练技术写下不少练习方式。
所以,回到我的下一步,先把那篇研究自己的阶段汇报成果「关于阿妙的使用说明书」尽快梳理撰写出来,会更明确知道接口在何处。不偏不倚的再次确定我的那个灯塔是什么。
那时阳光在读书会上说「做最毫不费力热爱的事情时,是进入忘记时间空间的心流状态」,我想我的那个时刻发生在1V1深度的卡牌「对话」中,我会投入聆听照见反馈。
发现它是令我欣喜的。紧接着,发生许多奇妙事件「更深入接触OH卡」「教练相关分享会」「摆摊陌生人对话实验」,恍惚间迎来一个又一个进阶这项天赋的「提示」。
在识别这些「提示」过程中,又仿佛在爬坡,身心受着煎熬。我在对抗,对抗不那么满意的自己和需要静下心来爬好长好长时间才能有更深功力的自己。这两个自己都在告知我「得静下来慢下来,没法急于求成,得脚踏实地」
刚刚察觉看见自己被潜意识推动着阅读更多关于庆山&洛怀的文字、借用潮汐app静心、发现家附近的适宜安静待着的北禅古寺。这些可能都是无意识信号。
和伙伴的沟通中,找到觉察自己后该如何到下一步的方法,应是跳脱出来去看见。这个过程,我也尝试练习过,但不够快。所以,在这个维度上,我还得再去训练「即兴力」。这个概念,也曾出现在意识中,但随之而来的又很快的被其ta信息冲刷走。
拉回自己的锚点灯塔,其余皆为辅助。去持续学习。蔡志忠老师在早上更文中提到「学习是为了发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
计划启动「橙二充电站」,是自我能力的训练提升,也在构建一个共学社群。和伙伴探讨模式,我是在想来到这个场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有所学习成长,不仅仅是输入式,可以有更多互动交流,让思想思考输出输入流动起来。
「旅行」这个系列,从我的维度而言,是去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是见到更加辽阔世界后的自我看见和成长。
再次思考成长是什么。每每写到这个词就会冒出「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成长」ta人的声音,过去应对这个否定会尝试解释很多,很想说服ta,但现在心态有了些变化「我们服务不了所有人,我们是在服务那些想要成长的人」。
每个人对成长定义不同,在橙二我们所构建的成长内容,如果恰好符合伙伴们的方向,我们很开心,如果不是,相信伙伴们也会遇到更适合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成长方式当然也是在百花齐放。
听到潮汐正念念到一句话「醒来,看世间一切如其所是」不去强求,回到我注意力最集中的部分,去全心投入。
*
在其中的我:醒来,看世间一切如其所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