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工作,真没必要因为工作伤害了个人感情。
我们经常说,对事不对人。可事实是,这两者之间很难把握度,也很少有人能够区分开、单独看这两件事。
在计划出差六天的第三天中午,同事小姑娘这组就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事上升到人,从对事的观点转移到对人品的质疑。
临时带队的女同事找我诉苦,说同事小姑娘思想陷入怪圈,一沟通交流就爆炸。
同事小姑娘也找我抱怨,说女同事不顾她的感受,当众让她难堪。
其实俩人平时关系特别好,比跟我的感情都好。这次一起组队去出差,本认为应该能够互相帮衬把任务完成好。带队女同事本来也担心问题会出在外部人员身上,从未想过会发生内部事件。
作为年龄略长她们两岁的“老大姐”,我只能左右安抚。
跟女同事说,不要跟小姑娘计较,她可能比较敏感。知道你担子重,难免会心烦着急,可能说话声音稍微大点,小姑娘就觉得问题很严重,就容易想多。
跟小姑娘说,不要着急,冷静冷静。平时咱们交流多好啊,她当时可能是着急了,但一定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她作为领队,一定心理压力很大,你多帮帮她。
两边各种哄,总算达到了预期效果,都冷静下来了,继续按照原计划开始推进。
其实我也理解,她俩都来找我,无非也是想找个情绪倾诉点,把心里的不满倾泻出来就好了。不满说完了,情绪释放了,自然也就能冷静下来了。
平时我们在一个办公室里,都相处得很愉快,况且都是没有什么坏心眼的人。这次只是因为工作本身的分歧,产生了理解上的矛盾,没什么太大问题。我愿意担当这个情绪垃圾站。
本以为矛盾就此结束。结果,到了晚上,带队女同事又打电话给我,嗷嗷大哭,说跟小姑娘又有矛盾了,小姑娘直接摔门走了。
我一听直接头大,这又怎么了?
在女同事哭哭啼啼的诉说中得知,原来女同事因为之前晚上要回家哺乳,会提前离开。当晚因为孩子已睡,就想跟小姑娘一起汇汇材料。结果小姑娘直接一摆手,说“行了行了,你赶紧回去吧,都我干就行!”小姑娘的话虽然如此,但她不耐烦的语气和状态让她觉得非常不舒服,就觉得对方是在阴阳她。
紧接着小姑娘也联系我说,第一次好心被当成驴肝肺!明明自己是好心提醒她早点回去,却被对方认为是嘲讽!
这下,我直接无语了。毕竟单从字面上来看,都没啥问题。但当时的语境和状态,不是当事人,实在无法感受。况且,即便是当事人,这不也是感受和理解不同?
我只能继续安抚。
对女同事说,算了,你别想那么多了,先安全回家,睡一觉再想明天的事。
对小姑娘说,可能真是表达和理解上出现了误解,你别也太伤心。都是工作,没必要因为工作伤害个人感情。
小姑娘从昨天开始就表示想撂挑子不干,但我知道她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今天亦是如此,我又安抚她好歹配合着把任务完成再说。
听女同事说,在酒店房间门口,能听到小姑娘跟家里人打电话,哭得嗷嗷的,她心里也不好受。但又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也感到很委屈。
其实她们之间的问题很简单,主要问题在小姑娘。
不愿意承担太多活,是根本原因。同事小姑娘本身对其他人都回家,她留在酒店里忙碌工作,心里就不满,但又不得不接受,因为只有她是单身。而女同事无意中因为工作安排的事着急上火,小姑娘会认为自己一个人在这累死累活,你还不满意,自然心里不舒适。
而其他,比如为人敏感,想法太多,容易陷入自我思维等等其他问题,不是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因为平时她也是这样,却没有如此爆发,只是因为没有触犯到她的个人利益。
女同事心态还需要进一步修炼。虽然是临时负责,但她还是挺想努力把事干好,给领导一个好印象。平时私交好,也只是一对一。现在一对多,难免顾及周到,实属正常。她平时说话的方式也一贯如此,且为人并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挺直接的一个人。
这也提醒我,以后跟小姑娘相处时,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切不可触及她的思想防线。毕竟她一个人在这里,情绪波动也大,难免会敏感多疑,时间久了更容易进入极端。我以后还是要尽量多照顾一下她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