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暮潇潇诗文读书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二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二

作者: 远古之旅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16:06 被阅读90次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二

私募基金骗局最主要的手法是证券欺诈。证券欺诈就是以投资证券为名,把客户投资的钱拿去自用或用于其他投资。除了上文讲过的私挪客户资金,还有其他几种形式的证券欺诈:

很常见的一种做法是偷换投资产品。比如骗子经理告诉客户钱会投在低风险的国库券上。但拿到钱以后,他们就把钱投在了高风险的科技股上。那时候科技股回报高于国库券,客户最后也得到了许诺的回报。但是,1.不经客户同意,擅自更改资金用途本身就是欺诈;2.骗子经理把高出来的那部分回报给私吞了。好比国库券一年回报2%,科技股一年回报15%,基金经理就吞掉了13%,这也是违法的;3.基金经理让客户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科技股疯涨的时候还看不出来,但高风险的科技股也会暴跌。如果基金经理自己承担投资损失,或许法院还能从轻发落;可如果要让客户来承担亏损,那就必然会受到严厉惩处。

为了保证投资安全,首先要验证所选私募基金的真实合法性。应该选择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注册下的私募基金。协会网站上不光注明了各个私募基金的注册信息和管理人名字,还能查到该基金公司的各类产品。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领域,有的产品投在了房地产,有的产品投在了期货期权,有的上市定向增发等等,每个产品都是特定的,基金经理不能拿钱乱投资。

在私募资金的正规操作里有一套托管制度:客户的钱不在基金公司的账上,而是放在第三方券商或商业银行那里托管。这样做,一是能防止非法挪用:如果钱都在基金公司自己的账目下,就可能会有贪污;二是可以对基金进行一定的监督。托管机构会及时发现基金的不正当行为,并提出举报。

美国的基金也采取了托管制度,但它有一个薄弱环节,那就是伪造客户签名很容易。以前伪造签名都是用手写,仿真度不高,鉴别相对容易。而现在伪造签名只需要电脑复制粘贴就可以了,所以光靠人眼甚至是电脑去辨认显然不够。维拉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伪造签名盗走了资金。其实防范伪造签名的办法不难,在签署文件时,可以用录视频的方式代替手写签名,视频中的图像声音是无法复制的,这样会更安全。现在一些中国国内券商开户的时候已经采用了这种办法,而且也会加上一些生物特征识别的手法,除了鉴别人脸,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按指纹。

但不管制度再完善、监管再严,还是会有不法行为出现。投资者还是要认清行业整体,在追求高回报的同时,对高风险有所防范。

相关文章

  •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二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二 私募基金骗局最主要的手法是证券欺诈。证券欺诈就是以投资证券为名,把客户投资的钱拿去自用或用...

  •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五

    就像美联储定义的那样,比特币是一种纯粹的投机泡沫( p u r e speculative bubble)。这个泡...

  •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七

    股市泡沫期间,市场外配资很疯狂:除了正经的金融机构,社会闲散资金都加入进来。一时间,很多人都冒充自己是“搞金融”的...

  •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六

    从e租宝到泛亚和快鹿,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骗子的手段花样翻新,变得越来越狡猾。但是千变万化,总离不开讲故事和高利息这...

  •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之四

    在中国,“老鼠仓”交易主要发生在基金行业。基金公司的工作是帮客户管理资产,通过买卖股票为客户挣钱。基金公司的“老鼠...

  • 2018-12-25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一 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前10年里,华尔街花费了几十亿美元专门来进行游说工作。除此以外,对乐于配合...

  • 2018-12-27

    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三 骗子正解 在英文里,行骗也叫con,是信心confidence的简写。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玩...

  • 读《危机中的逻辑》之所想

    近日,因为朋友在读《危机中的逻辑》这本书,觉得好奇,所以索性也来一读。我不是金融家,就连最基本的金融知识也不懂,但...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该篇读书笔记,分三个逻辑层次:读前自我读书方式的反思,书内容摘录及思考,读后反思。 在读这本书之前,反思了自我的读...

  • #危机的逻辑 - 草稿

    1. 富国银行 wells fargo 银行的业绩评价制度 银行监管制度 个人信用 2.斯坦福银行 robert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危机的逻辑》摘录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wc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