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唐帝国

大唐帝国

作者: 狼2639 | 来源:发表于2019-05-22 11:23 被阅读0次

第十八节 东宫不稳(一)

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在黎阳兵败,退到虎牢关后自杀不成,遂从王伯当之谏向西降唐。唐高祖李渊遂封其为光禄卿,爵邢国公。也正是此时隋室最后的两位皇帝也被弑,宇文化及和王世充各自自立为帝。

在长安,大唐皇室内部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皇太子李建成感到了威胁,极力拉拢自己的四弟齐王李元吉,企图要扳倒他的二弟兼政敌秦王李世民。而李世民知道太子暗弱,李元吉阴险狡诈,故而也在努力罗织幕僚招贤纳士,为的就是凭借目前的军功与皇太子一党争夺东宫!

在秦王府,李世民一直都在关注着唐室宗亲的一举一动。他知道这些宗室亲戚的人心向背直接关系着后续夺嫡是否能够顺利。但是他不仅打算要夺取太子的地位,更想把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作为自己的政敌一次性全部永久解决!

李渊正打算着继续东进讨伐宇文化及,顺便收拾一下虎踞中原的窦建德。可是想到三个儿子为了皇太子的位置你争我夺,他反而不敢坚定地向洛阳方向出兵了。

纠结了很久,他召见裴寂、长孙顺德、尉迟恭、秦琼四人决定再商议一下。等这四位重臣到了宫中,他就忧心忡忡地说:“自古以来皇太子都是国家根本,是动摇不得的。朕现在却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你们都知道,秦王与太子和齐王不睦,这已经是朝野上下公开的秘密了。朕很担心这个事儿会继续膨胀起来,另外朕并不希望他们兄弟相残。所以召见你们闻询对策。都说说,这个事儿能不能有个好的处理方式?”

长孙顺德稍加沉思,奏道:“陛下,太子殿下心思单纯,手段也不是那么老辣。臣以为单凭太子很难与秦王殿下抗衡。您不妨单独召见齐王殿下,恩威并举,以警示其心。”尉迟恭也表态同意,然后说:“天下尚未一统,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什么样的人的利益都得为‘逐鹿中原’让道!臣请陛下速发义兵以东出潼关,如迟则必生变。因为王世充毕竟不是一般人,那也是一世豪杰……”

李渊依然犹疑不定。他此时十分谨慎,因为在他原本的打算里说要把自己的这几个儿子分别委以重任的!但是现在秦王李世民有军功,而齐王李元吉与皇太子李建成站在一条战线上。如此一来一旦骨肉相残必定会导致朝廷四分五裂,他绝对不希望看到仁寿年间的悲剧再度重演……

那么,他会怎么做呢?

相关文章

  • 大唐帝国

    隋末风云变幻,群雄逐鹿。李渊和李世民趁乱晋阳起兵,西渡黄河,攻占长安,在公元618年建立大唐帝国,开启了一个伟大时...

  • 大唐帝国

    第三节 新君的猜忌 宣政三年(57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驾崩。到了六月初二日,皇太子宇文赟就在宫中举行登基大典正式...

  • 大唐帝国

    第三节 新君的猜忌 宣政三年(57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驾崩。到了六月初二日,皇太子宇文赟就在宫中举行登基大典正式...

  • 大唐帝国

    第四节 禅位大典及暴崩的周宣帝 经过长期舟车劳顿,李渊及其卫队终于抵达了长安。他们一进城就马不停蹄奔向自己的府邸,...

  • 大唐帝国

    第七节 开皇危情与炀帝继位 (PS:更正前文错误。隋文帝杨坚之子分别为太子杨勇、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汉王杨谅。) ...

  • 大唐帝国

    第九节 太原留守 隋炀帝杨广继位之后大兴土木,征发数十万民夫修建大运河、洛阳。与此同时因为高句丽国王高源不臣,又起...

  • 大唐帝国

    PS:薛举之子为薛仁越、薛仁臬兄弟。特此更正 第十四节 讨伐陇西(四) 秦王李世民与齐王李元吉奉诏讨陇西,数战皆胜...

  • 大唐帝国

    第十五节 陇西乱平 薛举病死军中,这一情报导致秦王李世民十分高兴下令全军加快速度向陕州、宁州前进!而这一消息不仅让...

  • 大唐帝国

    第二十节 讨洛阳(一) 秦王李世民奉诏自武德三年(620年)三月起开始进驻华州,招兵买马以做最后的战备工作。因为王...

  • 大唐帝国

    第二十一节 讨洛阳(二) 武德三年(620年)五月,就在大唐帝国上下万众一心磨刀霍霍的时候,东边的王世充也并不安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唐帝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zd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