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午餐决定在茶餐厅解决。
坐下看了菜单,又上大众搜了一下,发现有双人套餐,里面的菜品没有踩雷,于是就选择了团购套餐,毕竟价格很划算。
但吃到了一半的时候发现,团购套餐的量真的有点大,为了“不浪费”,我们尽可能的往肚子里塞食物,虽然尽可能的光盘,但最终也是吃撑了感觉很不舒服。
说起来,因为团购很“划算”而吃撑的经历,回想起来还真的不算少,因为太关注价格上的优惠,反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想来真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
由于在吃的方面很不注意,又因为疫情宅家的时间长缺少运动,整个2022年,我的体重以非常缓慢但持续上升地趋势往上增长,等到意识到的时候,过去费尽心思减掉的体重已经全都涨了回来。
于是在去年年底,我就痛下决心,要通过控制热量、多运动的方式,再次踏上了减肥的路。
然而,用手帐记录饮食、用APP计算食物热量、硬逼着自己去运动之后,我的焦虑感最终还是到达了顶点——越是控制饮食,越是觉得想吃东西;越是逼自己运动,越是想躺平。
最终,在“走投无路”之下,我终于拿起了在我书架上放置了将近一年却始终都没有翻看的书——《放弃减肥,我瘦了60斤》。
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想就算现在才到2023年的年中,我都觉得它会成为我今年看过的最棒的一本书——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出了两个长视频来分享它带给我的改变,一个视频是分享书里内容对我的影响,另一个视频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在手帐记录方面的改变。
从2月开始到现在总共4个月的时间,除了一天都没有中断过的力量训练,我最近开始感觉到自己的食欲有了明显的变化——没有刻意去限制自己吃什么、怎么吃,但是感觉到食量减小了很多。
在看完《放弃减肥,我瘦了60斤》之后,我结合了曾经看过的另一本《减肥不是挨饿,而是与食物合作》,制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饱食度量表”。
我的饱食度量表这份饱食度量表帮助我在2月到5月这4个月里,从“一天吃3顿正餐+2顿加餐+各种零食点心、经常性吃得过饱”的状态,到现在的“一日三餐正常、不吃过多的食物、追求肠胃舒适”的状态,慢慢控制住了食欲,甚至也改变了我的一部分消费观念。
我察觉到,过去的很多年里,我都不是在依靠身体的感觉吃东西,而是在依靠“想法”吃东西。
比如说,明明已经吃饱了,因为“担心过一会儿会饿”,所以当下选择了多吃很多东西;明明不饿,却会因为“担心晚上会吃多”,所以选择吃点下午茶。
如果是在“减肥期间”,我可能就进入了另一个极端——明明饿的不行,却因为“今天的热量达标了”,而不允许自己多吃东西;明明很想吃一些东西,却因为一些理由,可以压制自己的想吃的欲望。
太过依靠“想法”进食,主观地去评判所谓的“健康食物”和“垃圾食物”,把身体本身的感受排除在外,即使有再多的想法,都无法得到身体的回应。
所以在这4个月里,与其说是控制饮食,不如说是控制食欲——抛开所有的观念,不去评判健康食物、垃圾食物,也把所有的热量观念全部扔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会吃油炸食物,会吃蛋糕甜品和各种点心,会喝饮料,会吃冷饮……只要想到都会允许自己去吃,但是会关注自己的“饱食度”,只要感觉到身体传来“饱”的信号,就会停止进食,不再多吃任何东西。
在这样的刻意练习之下,我发现,其实能“吃饱”的量,并没有我以为的多——以前我可能会认为“一顿饭100g米饭+200g蔬菜+150g蛋白质”是我的饱腹标配,现在会发现,其实这个分量我可能能吃上两顿;以前我觉得自己就是个“不吃零食就难受星人”,现在竟然感觉零食好像也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食欲的下降,不仅让我更能体会肠胃舒适的感觉,连带着消费观也有所改变。
以前经常一下子买很多零食,但是买回来吃着吃着就不想吃了,有些东西放着放着就过了保质期,也只能扔掉;或者在外面餐厅吃饭,以为自己能吃很多点了很多菜品,但吃到了最后就变成了硬塞,虽然食物是都吃完了,但自己却吃撑了。
现在看到分量很大的点心,例如一盒好几个的瑞士卷,我会觉得很纠结,因为只是想尝一尝味道,不想买很多,所以看到量多的也就干脆选择不买。
而最近在“餐饮团购”这件事上的经历,也让我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不要追求表面上的“优惠”,以自己的感受为基础去挑选食物,有时候单点可能比团购更划算(并非是指价格上的划算,而是既能吃的肠胃舒适、又能价格适中)。
《放弃减肥,我瘦了60斤》里有一段内容让我印象深刻,大致是说在我们付款买下食物的时候,“浪不浪费”这件事就已经被确定了,所以与其去追求价格上的“划算”,相比之下以自我的感受去挑选食物才是性价比更高的做法。
吃适量的食物,体会食物带来的快乐,而不是让食物成为一种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