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简书有近一年了,16年6月底加入简书的,在简叔亲切的问候中开始写作。
那个时候,简书处于一个鸡汤文与工具文分割天下的局面,首页热门,无外乎就是这两类。那是我对简书的第一印象:一个励志鸡汤文与干货工具文的聚集地。
这种局面似乎和简书当时的标语有些格格不入,那时,简书的标语好像是“交流故事,沟通想法”(记不太清了,大概是这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于是我对简书的热门文章做了一个简单直观的分析,整理成了一篇文章《简书热门文章的直觉式分析》。
这篇文章没有基于统计学数据。我没有抓取后台统计数据做分析,因为这件事情不需要我来做,这是产品经理的事,而且,KPI与我无关。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用户,只想基于一个用户的视角给出一些看法,所以这些看法是“直觉式”的,是一名用户最直接能感受到的。
正如文中所述,那个时期的简书,首页热门是一种无比单调的存在。这对于一个有点文化气息的产品而言绝对是一种灾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多样性,失去了多样性的文化很容易僵化腐朽,而鸡汤干货一类的文章更是如此,看多了很容易觉得恶心。
这段时期,我见证了很多人对简书的失望,有6个我关注的作者(占我总关注人数的1/3)相继离开了简书,有公开写文章表示不满愤然离开的,也有文章半年不更默然离去的,当时心情有些郁闷,于是写了首打油诗《又一位我喜欢的作者离开了简书》
而我也出走了一段时间。后来还写了一片文章《离开又回到简书的心路历程》
我后来回到简书的时候,简书已经开始改变了。或许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简书适时推出了首页定制这个功能。这对于厌恶原先那种无聊首页的人有了一丝安慰。当然,这也是顺应时代之举,现在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都具备个性定制功能,今日头条,轻芒阅读,即刻等等都是这么做的,毕竟,机器学习已经很成熟了,简书也不落后。
首页定制之后,效果显而易见,很多哗众取宠的文章消失不见了,不感兴趣的内容少了很多,这是一件好事,至少不那么让人反感。
这是个性化推荐的意义所在。简书用户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内容的急剧膨胀,这膨胀的内容必然是芜杂的,爆炸的信息流很容易使用户感到头疼。而通过个性化推荐可以提高信息分发的效率,使得用户在网站上更活跃,更有粘性,说白了,就是让人觉得“爽”。
但是个性化推荐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性,那就是容易变得狭隘,容易让人困在一个小圈子里,进而看不到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一个喜欢看心灵鸡汤的人,个性化推荐之后,他天天看的都是心灵鸡汤,想想都觉得有些恐怖。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觉,简书只有心灵鸡汤?
同样,一个喜欢看干货的人,天天看的都是工具的高效使用,然后看来看去就那么一些东西在兜兜转转,同样会让人产生错觉,简书只有工具文?既然如此,那我为什么不去更专业一点的论坛呢?
显然,简书作为一个多样化的内容平台,不应该走一条单调化的路线,有必要在个性化与多样化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简书采取了日报的形式。
简书日报很早就有了,我知道简书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个时候没有发布在微信群里。
后来简书和微信的关系愈发亲密了起来,每个专题都有微信群,这是维持用户活跃度的一个好方法,大家可能会忘了简书,但是不会忘了微信。大家可能一天难得打开简书,但微信可能天天在用。
借力打力,从来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下没有谁可以撼动微信的地位,如此,为什么不利用好它呢?
将简书日报发到微信群里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尝试,尤其是每一个群都发,这是一件风险与收益并存的事情。日报做得好,简书的流量会增多,反之,只会招人嫌恶。
采用在微信群推送日报这种方式,我想,有一件事情是不能忽视的。为了防止短暂的眼球效应,对每一个重要的决策,有必要维护一个反馈系统,用来评估这个决策的长久影响。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共识。就说黛玉早报和晚报吧,有几个问题是需要好好考虑的,这个决策对吸引流量提高用户活跃度是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持续的还是短暂的?是刚开始的时候效果好还是后面越来越好?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数据,在此我不能多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大多数产品数据有其局限性,因为它们是显性而被动的。有时候,数据并不是那么靠谱。比如说,你通过日报的形式,给用户推送了一个博人眼球的惊爆内容,用户在当下可能是会去点开看的,所以数据上是好的。
但用户可能心里对这个内容的评价是低的,连带着对作为内容平台的产品也会看轻,长此以往对产品的伤害是巨大的。
关于这一点,可以拿我自己来举例。
某一天,日报里有这么一篇文章《君可知,“简书" 这个古风美名,出自哪首古诗词?哪位伟大诗人?》
我当时看了觉得很好奇,就点开看了,结果虎躯一震,大跌眼镜,心想这是什么东西,谁把这样这样的文章推到日报的?
一恼火,我就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啊,“简书”是这个意思?》
这件事情之后,我对日报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进而对简书这个产品都有所怀疑。
后来,我又陆续怼了几篇日报上的文章,比如对于有人写的《普通话是汉语的灾难》,我写了一篇《普通话是汉语的灾难吗?》
对于有人写的《删除word宣言》,我写了一篇《卸载word前,请再思》
我开始觉得简书推荐的内容真是很有问题,简书有很多优秀的作者,怎么尽推些错漏百出的文章?产生这种怀疑的不止我一个。
有人说,这是商业化的锅,因为资本的涌入导致简书的味道变了,变得趋利,变得浮躁。
我觉得不单单是这个原因。
大多数人对于商业化,常常是一种否定的态度,觉得商业化会使得产品充满铜臭味,失去原本的光彩。
对此,我不赞同。商业化未必是一件坏事,篮球,足球的商业化,显然是促进了这两项运动的发展。NBA、世界杯拥有足够多的忠实粉丝,这两项运动的水平也在商业化的刺激下更加精彩。
商业化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有钱之后,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国内互联网公司,我觉得商业化最成功的是哔哩哔哩(B站),原本它只是一个无名小站,如今在国内提到二次元,必然绕不开B站。
B站有钱之后,做得更好了。当然,B站在商业化初期,也是遇到过许多问题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用户的激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B站混进了很多素质低下甚至心怀不轨的人。B站的用户素养一下子让人觉得粗鄙了许多,B站的内容也出现过一些偏差,有点变味了。
但是B站果断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使得B站依然保有良好的二次元氛围,并且为其带来了更多的优质用户,使得B站的视频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创造性。在内容和氛围上,B站已然成为国内二次元文化的扛把子,而且慢慢把手伸向了三次元,内容越来越丰富。
我想,B站的案例对于简书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如何在商业化之后使得产品呈现出来的内容不变质?如何吸引更多的优质用户创作更多的优质内容?如何保障用户的利益?如何防止用户的流失?如何鼓励用户创作而不是让他们失望?
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怎样呈现出更多的优质内容。
当下简书不缺内容,在简书写作的人很多很多。问题在于产出优质的内容以及怎样将这些优质的内容呈现给读者。
日报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然而内容也就那样。
看一看简书热门,和我去年分析的没有很大出入。
流量是上来了,但是这样的KPI不是长久的发展之计。或许是因为简书的用户群多为90后00后,但这不应该成为内容粗糙的理由。
我最期待的简书模样,是希望它能够成为百家争鸣时期的稷下学宫,或者是民国时候的北京大学,然而简书却成了推荐几个网站,几本书,几个APP就能成为热门的存在,这是有问题的,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
鸡汤水分太大,就算是干货也有不少水分,文章抄袭成风,内容同质化严重,有时候刷上一两个小时也看不到什么有新意有价值的内容,这对于一个主打“内容”的互联网产品而言,多少有一些讽刺。
我希望简书这个产品能好好地发展下去,毕竟,难得看到一个支持Markdown,能写能读的产品,这个很好的想法,真不希望它被一些粗劣的内容给糟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