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美国现代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生平介绍

美国现代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生平介绍

作者: 泽阳9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15:50 被阅读28次

    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1911-1979)1911年2月8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未满周岁时父亲亡故,5岁时罹患神经失常的母亲被送入精神病院,从自己唯一一个孩子的生活中永远消失。3岁到6岁期间,毕肖普与加拿大东南部新斯科舍省大村的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之后被带到了伍斯特和波士顿的祖父母家,她在波士顿附近的胡桃山中学读完高中后,在瓦萨学院学习了4年。通过瓦萨图书管理员,毕肖普在纽约结识了比她年长24岁的诗人玛丽安·穆尔,两人的友谊迅速升温。她的早期作品深受乔治·赫伯特、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和穆尔的影响,登载在她本人参与创办的瓦萨大学生杂志上。在一度考虑投职医药行业后,毕肖普在穆尔的鼓励下转向了诗歌,后者在1935年出版了诗歌汇编选集《试炼平衡》。在纽约生活的一年里,她首次写下了自己的成熟诗歌,包括《地图》和《人蛾》,之后她在欧洲短暂居住了3年,直到1938年在佛罗里达的基韦斯特购买了一套房子。她的首部四册诗集《北与南》曾被数家纽约出版社拒绝,最终于1946年付梓出版。第二年兰德尔·贾雷尔介绍她认识了罗伯特·洛厄尔,两人从此成为终身好友。

    1951年,她继续生命中的辗转搬迁,在一次前往南美的旅行途中,生病的她被货船留在了巴西,从此后的18年她把这个国家当成了家。她与索瑞兹(Lota de Macedo Soares)的同性恋关系给她带来了安定的生活和爱,她在彼得罗波利斯附近的里约热内卢和稍后的Ouro Prêto都建造了住房。1955年,她的第二部诗集《春寒》出版,在十年后的诗集《旅行的疑问》中,巴西成为许多诗的创作背景。

    索瑞兹自杀后,毕肖普回到美国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于1969年成为哈佛大学的常驻诗人。1971年她与爱丽丝·梅斯菲瑟尔结成了亲密的友谊,这段友谊一直持续到毕肖普1979年逝世。她的最后一部诗集《地理III》于1976年出版。

    毕肖普经常会花数年的时间写一首诗,力求其浑然天成的风格。她饱含“把握语言准确性”的激情,再创了一个自己的多国世界:加拿大、美国、欧洲和巴西。诗中避开自哀自怜,淡淡的掩饰着自己的疏离,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同性恋、一个孤儿、一个漂泊无根的旅人、一个经常住院的哮喘病人,一个抑郁症患者和一个酗酒的酒鬼。“本质上来说,我对大型的东西不感兴趣,”有一次她对洛厄尔说,“有些东西不必靠大来体现自己有多好。”

    保存其手稿的地方有:哈佛大学的霍顿图书馆、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罗森巴赫博物馆和图书馆、瓦萨学院图书馆和华盛顿大学图书馆。

    出自《牛津指南——美国女性作家》,牛津大学出版社版权,安妮·艾格尼丝·科尔韦尔(Anne Agnes Colwell)


    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Bishop, Elizabeth)(1911年2月8日——1979年10月6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是J.W.毕肖普承包公司老板——格特鲁德·布尔默(Gertrude Bulmer )和威廉·托马斯·毕肖普(William Thomas Bishop)夫妇的女儿。毕肖普的童年尝尽了被遗弃的滋味,这种情感在诗中无处不在。她的父亲在其八个月大时死于白莱特氏病(肾脏炎),她的母亲精神错乱,在随后的五年中不断出入精神病院。威廉去世后,格特鲁德迅即丧失了美国公民身份,她回到娘家(加拿大东南部)新斯科舍省,在一次彻底的精神崩溃后,被送进了当地达特默斯镇的一家公共疗养院。伊丽莎白·毕肖普当时5岁,它后来在散文《在村庄》里详细叙述过此事。她的母亲被诊断为永久性精神失常,从此再也没见过伊丽莎白。

      母亲住院后,毕肖普与外父母一起住在新斯科舍的大村,日子过得友爱舒适。但是这种宁静的生活很快就被打乱了,他的祖父母决定把孩子带到伍斯特抚养。在她的回忆散记《乡村老鼠》中,毕肖普写道:“没有人征求我的意见,他们违背我的意愿,把我带回了父亲出生的地方,把我从贫穷和地方主义里‘被拯救’出来。”在那里,在孤独的富豪阶层里,毕肖普敏锐的感觉到亲情的匮乏,她写道:“我感觉自己在老去,迈向死亡。我孤独而无聊的伴随着祖母、沉默的祖父、孤单的晚餐……晚上,我躺着,开开关关闪着手电筒,然后哭泣。”

      1918年5月,当她母亲的妹妹莫德·布尔默·谢泼德森(Maud Bulmer Shepherdson)将毕肖普营救出来时,连她的祖父母也亲眼目睹了“实验”的失败。生来就不是个健壮孩子的毕肖普当时已多病缠身,湿疹、哮喘、舞蹈病,神经不安导致她虚弱得几乎无法行走。莫德住在南波士顿一处租借的公寓里,在一部未出版的手稿《楼下的苏利文太太》中,毕肖普重叙了自己对这位邻居的爱。她后来回忆说,由于受莫德阿姨喜欢文学的影响,她在那里开始了写诗。

      等她稍微强壮一些后,毕肖普在新斯科舍度过了夏天,并参加了科德角的Chequesset露营。她不寻常的境遇和虚弱的健康状况导致她在14岁前都没能正常入学,但她是一个优秀的好学生,在读完核桃山女校后,毕肖普进入了瓦萨学院1934年班。

      在瓦萨学院,毕肖普与小说家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和其他一些人创办了地下文学杂志——《精神抖擞》,与合法的《瓦萨评论》相比,它刊登社会意识更强、更先锋派的文章。1934年是她母亲去世和自己从瓦萨毕业的一年,这年春天,她遇见了诗人玛丽安·穆尔并与之成为朋友。受穆尔的影响,毕肖普认识到诗歌可以作为女性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穆尔向霍顿·米福林奖推荐了毕肖普,她的手稿《北与南》从8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于1946年8月出版。

      《北与南》表达了毕肖普诗歌的核心主题:地理风光、人与大自然的联系、对知识和观念的质疑、控制紊乱的形式能力与不可能。在罗伯特·洛厄尔评论《北与南》之前,他 在一个晚餐会上遇见了毕肖普,这次会面为一段关键性、或者说是复杂的友谊划下了起始符。就像穆尔一样,洛厄尔为毕肖普提供了可能性——以实际性的授予、学术奖金和奖项的形式,以及艺术性的。1950年洛厄尔帮助毕肖普获得了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的职位,当时她正在写第二本书。

      1950年毕肖普获得了布林茅尔学院的露西·马汀·唐纳利奖学金,和美国艺术文学院的奖章。1951年,她去南美旅行,想看亚马逊河,然而就在她动身前往梦想的航行前,毕肖普吃了一个腰果,导致她严重过敏以至于卧床不起。当毕肖普恢复健康时,她深深爱上了她的朋友兼护士——索瑞兹(Lota de Macedo Soares)和巴西的风光、文化。毕肖普与索瑞兹一起在佩特罗波利斯和里约热内卢的的山区小镇上生活了15年。这份新的爱情和家给毕肖普带来了之前只在大村短暂领略过的快乐,她给洛厄尔写信说:“在我生命中第一次感觉无比幸福。”(1953年7月28日)

      1954年4月,毕肖普与霍顿·米福林达成协议出版她的第二本书《春寒》,这部诗集包括她在第一本书中的诗歌,题为:北与南——春寒。这部诗集获得了1956年普利策奖。诗集于1955年8月一出版,好评如潮,唐纳德·豪尔称毕肖普是“在世的最佳诗人之一”。

      《春寒》出版后,毕肖普在接下来的三年中翻译了一部巴西人的作品,“海伦娜·茉莉”(爱丽丝·布莱特小姐)的日记——Minha Vida de Menina。海伦娜1893年在小镇迪亚马蒂纳的生活唤醒了毕肖普1916年在大村生活的记忆,边翻译边撰写童年回忆录有助于毕肖普把过去当成艺术元素去探索。译作于1957年由法勒·斯特劳斯和卡达希出版社(Farrar, Straus, and Cudahy)出版,题为《海伦 娜·茉莉日记》。

      毕肖普的第三部诗集《旅行的疑问》(1965年)折射了她的童年经历,也有关于巴西新家的诗作。这本书被分成两部分:巴西和其他地方,两者之间放了一篇散文“在村撞”。毕肖普又回归到了地理、形式和风光的主题,但在游客和风光之间、读者和诗人之间,她表达了更多的亲昵感。《旅行的疑问》获得了肯定的评价,罗伯特·马佐科在《纽约书评》(1967年10月)中称赞毕肖普是“闪亮的当代核心人才之一”。书中充满了描绘的色彩,这也正是毕肖普获得如此众多称赞的地方,但书中无疑也充满了一种感觉,怀亚特·普拉蒂称之为“歪斜”,感情在未能成功表达现实的片刻滑入了神秘、恐怖或狂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毕肖普在巴西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岁瑞兹参与里约的政治,其负责的公园项目占据了她的时间和注意力。随着政治形势恶化,毕肖普在巴西的家里感觉越来越不舒服。1966年毕肖普以常驻诗人的身份在华盛顿大学呆了两个学期,然后回到里约,希冀能重建在那里的生活。毕肖普和索瑞兹都深受生理和心理痛苦的折磨,双双住院。等毕肖普稍稍恢复后,她离开巴西,回到纽约,期待着索瑞兹一恢复好就也能过来,索瑞兹于1967年9月19日下午到达纽约,当晚服用了过量镇静剂去世,享年57岁。

      失去索瑞兹对毕肖普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虽然她仍坚持写作和出版。1969年毕肖普出版了《诗歌全集》,收录了所有她之前出版过的诗歌和几首新作品。这部诗集赢得了1970年全国图书奖。在授奖典礼上,毕肖普再一次试图重建巴西的生活,但是,没有索瑞兹的帮助,她没有能力在政治和文化之间谈判做出让步,毕肖普最终确信自己在巴西的生活已经是不可能了。1970年秋天他回到美国在哈佛任教,在那里她遇到了爱丽丝·梅斯菲瑟尔——一个在她的余生给她力量和爱的女人。

      毕肖普最后与哈佛签订了四年合同。虽然她从未彻底喜欢自己教师的身份,但她的学生们认为从她的用词精准、从她冷静的谈话中学到了很多。1976年毕肖普以第一个美国人和第一个女性身份获得了诺伊施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海外图书奖,同年她还出版了最后一部诗集《地理III》,该书获得了1977年书评圈奖。九首文笔精湛的诗歌回归了《北与南》的主题,但更亲昵、更直白。阿尔弗雷德·考恩全面而富有洞察力的阅读了《地理III》,他在1977年佐治亚评论中称赞道:

      表达直白,笔调诚恳,把苦难和喜悦、痛苦和忍耐非凡的结合在一起——这种容光焕发的坚韧,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只有少数作家能成功表达。诗歌体现出了哲学美和平静,被“灵魂深处的笑声”照亮,那是喜剧天才的最佳部分。

      1977年10月1日当毕肖普申请古根海姆奖学金的时候,她表示将出版新的诗集——暂名《祖母的玻璃假眼》,和一首象书的篇幅一样长的诗——“挽歌”,当她于马萨诸塞的波士顿逝世时,已经完成了新诗集中的四首:“圣塔伦”、“北部港口”、“粉红色的狗”和“十四行诗”。毕肖普的诗作被收录于《诗歌全集(1927-1979)》中,由法勒·斯特劳斯和吉鲁克斯出版社(Farrar, Straus, and Giroux)出版(1983)。

      文献

      伊丽莎白·毕肖普的文稿保存于哈佛大学霍顿图书馆和瓦萨学院图书馆特别收藏。布雷特·C.米利尔的传记《伊丽莎白·毕肖普:生命及其回忆》(1993)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同样的还有坎迪斯·W.麦克马洪的文献《伊丽莎白·毕肖普:文献,1927-1979》(1980)。其他对毕肖普的作品作出重要评价的有:邦妮·科斯特洛的《伊丽莎白·毕肖普:精通的疑问》(1991)、大卫·卡尔斯通的《成为一个诗人》(1989)、杰尔迪斯·梅林的《授权的谦逊:玛丽安·穆尔、伊丽莎白·毕肖普和传统的用途》(1990)、罗伯特·戴尔·帕克的《无信仰者: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1988)和托马斯·特拉维萨诺的《伊丽莎白·毕肖普:她的艺术发展》(1988)。她的散文收录于《散文集》(1984),由罗伯特·吉鲁克斯作序。吉鲁克斯还编辑和出版了毕肖普的信件和名作《一种艺术:书信》(1994)。讣告登载在纽约时报上(1979年10月8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国现代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生平介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c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