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文中庄轶给笑来老师讲课一样,他当时对于创投根本无感,那么对于有江湖地位有影响力的人也没啥印象,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
就像我学习增长率那个概念的时候,觉得自己又不创业,理解不理解的都没有啥关系。
可是,那一次我跟两个校友深谈之后,意识到他们就是那种有成长率的人啊。
成长率不仅仅是可以用在判断企业和项目,也可以用来判断个人啊。
原来这个概念这么重要的,幸好我没有错过哦。
他讲的这些东西,估计没有任何学校能够教会你,这样价值巨大的一节课,你居然没有太深刻的印象,让我咋说。
我不禁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我去看望一位长辈,他叮嘱我,平时要多写一写,练练笔。
我当时也是敷衍的答应了,回来之后不知道自己写什么东西好,实在没有办法,就只有写日记了。
生活中的问题想不清楚,我会写到日记里;偶尔的自己情绪失控之后,我会写到日记里,反思一下;工作中有些流程让我觉得别扭,我也会写到日记里。
反正就是这样没有目标,极少思考的写着。
直到10年之后,渐渐的有点理解了当初人家告诉我,让我练笔的意思。我当年都没有想过,当面具体问一句,怎么练。
试想一下,他都给我说出来这件事了,他肯定是有自己的切身体会的啊,如果我多问一句,是不是就有机会少走很多弯路。
现在想想,我估计那是一定的,那就是我错过了一次巨大的升级的机会。
不仅仅是深刻,更重要的是管用。可惜的是当时自己不知道,事后也是很久才意识到,那个机会很重要, 自己当时应该认真一点,甚至可以追问一下,即便是问一些傻问题,也会有收获啊。
关键是当时的他对我而言那是大咖、大腿啊,他都伸到我的面前了,我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要主动一点,去多聊几次,多报几次大腿,对我而言都是巨大的机会啊。
可是,当时就是觉得更自己的关系不大,就是眼睁睁的看着那样的机会从自己面前溜走了。
那么现在呢?还有没有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呢?有没有我觉得与自己无关的巨大机会,被我白白的浪费掉了呢?
元认知能力要发挥作用哦!
对于那些在某个行业里深耕很久的人的建议,要保持敏锐啊,每天的日记还是要多思考之后再写吧。
很多重要观念会伪装成“让你感觉跟自己没有关系”而使你生生错过且不自知。于是,我还是要先假定每个观念都跟你有巨大的关系,调动所有感官为自己创造“带入感”,去琢磨、去研究、去想象,这个观念若是被自己吸收之后,自己应该变成什么样子?比如元认知能力的锻炼?比如对于很多次半途而废的问题的思考,比如很多事情要赋予的重大意义,到底是不是我最看重的?以及所谓的万能钥匙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和理解到底对不对?等等。
这些观念、概念都值得我反复的思考、梳理、践行、聚焦、总结,然后在反复。
我的悟性真的很有限,一次只能理解一点点,但是只要方向对,那些东西终究会跟我发生巨大的关系,产生巨大的效益,我相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