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与了一场行业分享会,发现不少小伙伴的工作非常辛苦,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我原本也过着这样的生活,但是,或许是因为年纪渐长,或许是因为发现了生活并非只有一面,我逐渐开始变得坚决反对加班,而即使过了三年按时下班、工作量并不太饱和的日子,去年换工作时,我依然拿到了非常多薪酬不菲的offer。我也开始更坚定地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加班加点熬出来的,数量不等于质量,时间的堆积未必能够更快地催化出质量的飞跃。也因而决定,找工作的第一原则是,周末双休,平日不加班,时间有留白。
我本身是做产品经理的,坊间传闻产品经理经常加班,而我就是其中的特例。刚转产品岗时,我确实也曾因经验不足,经常把bug放上线,导致加班加点地返工,吃了不少苦。但上手半年后,通过逐渐的调整和适应,我开始能够保证每天按时下班。我想,能实现这样的对理想的工作节奏,和个人工作习惯、工作效率有关,但更主要的,取决于所选择的行业和公司。
一些成本较低、进入壁垒也低的行业,确实日子不大好过;如果是创业型公司,那加班更是难以避免,有些公司巴不得一个产品经理对10个技术,轮轴转;而如果你不幸选择了一个工作狂上司,那么,你往往也不会好意思赶在他前边下班。
人生是要张弛有度的,工作经验的获得、工作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纯地堆时间、蛮干、死干就能实现的,尤其是对于工作内容重复度比较高的岗位来说。下班读读书、参与一些课程、结识一些不同领域的朋友,往往能拓展眼界和见识,提升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助于加快个人的成长速度。做事很重要,因为实践出真知,但留一点喘息的时间,去思考、去学习也很重要。有反思、有复盘,才能有工作方式的改进,思考角度的增加,思维能力的提升,才能在工作时发挥更多的能动性,想出更多的好点子,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非一个固定的结果,活着,要有长远的眼光。那些加班厉害的公司经常用“成长快”作诱饵。他们提出,工作强度大,有助于提升工作能力,让人更快地升职加薪,但仔细想想,就算每天多工作3个小时,加班到晚上10点,一年300多个工作日,算下来,也只相当于每年比别人多工作了三分之一年,这样的加速,真的有必要吗?想想那些自己牺牲掉的工作之外的,使生活更加美好的内容,比如陪伴家人、发展自己的兴趣、阅读各领域的书籍,难道不觉得可惜吗?
对我来说,升职、加薪本身是为了对工作和生活有更强的掌控度,不是为了超越他人,如果为了这个结果,要干熬几年,这样的工作,不做也罢。
过不加班的生活。上班时,付出满分精力,干出100分成绩,下班后,种花养狗、读书闲聊。成为一个工作有深度,生活有广度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