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五十八
原文
阮亭尚书自言一生不次韵,不集句,不联句,不叠韵,不和古人之韵。此五戒,与余天性若有暗合。
译注
阮亭尚书自己说一生不和诗,不集合古诗句,不两人联句作诗,不用叠韵作诗,不和古人的诗韵作诗。这五项警戒,与我的天性好像有某些暗暗相合。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
尚书,古代官名。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是各部的最高职位。
次韵,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
集句,诗的体裁之一。集,集合的意思。句,即古诗句、文句。集句诗就是集合古诗文句成诗。作者只有博闻强记,才能集句成诗。创作集句诗要求对原诗句融会贯通,如出一体。这样集成的诗才能既无斧凿之气,意义又相连贯。
联句是古代作诗的一种方式,是指一首诗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一篇。真伪充满争议的汉武帝《柏梁台诗》曾被认为是最早的联句诗,该七言诗,分别由二十六人各出一句,联接而成,其每句用韵,后人又称其为“柏梁体”。实际可追溯至《诗经》。陶渊明、鲍照、谢朓等人都创作过联句。
叠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例如“荒唐”,“螳螂”,“徘徊”等就是叠韵的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