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永: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解读与展望(一)

安永: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解读与展望(一)

作者: sttttttt | 来源:发表于2020-05-19 16:47 被阅读0次

    (一)既是政策要求 也是管理提升需要

    为推动预算绩效工作,落实预算管理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近两年来,国务院、财政部、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系列制度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1,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作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对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019年12月,教育部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2 ,聚焦如何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目标: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覆盖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推广实践经验,逐步推动形成体系完备、务实高效的教育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财政部——规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2020年3月,财政部明确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管理要求3 ,规范了预算绩效的评价对象和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组织管理与实施,评价结果的应用及公开等。

    单位自评: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旨在落实资金使用单位绩效主体责任,要求实现全面覆盖。

    部门评价:优先选择部门履职的重大改革发展项目,原则上应以5年为周期实现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全覆盖。

    财政评价:优先选择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项目,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期长的项目,对重点项目应周期性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财政部——启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2020年4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印发了系列通知4,标志着财政部今年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全面启动。

    (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现状

    为全面了解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安永组织开展了部分教育部直属高校、省属高校预算绩效管理调研工作,调研结果如下:

    预算绩效评价范围

    目前,被调查高校约有82%已经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且开展了财政专项项目绩效评价、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所有项目绩效评价的高校分别占比约92%、49%、12%。面对国务院、财政部等政府部门愈加明确具体的要求,约78%的高校针对预算绩效评价制定了工作计划,并提升了对重点项目评价的关注度,甚至约半数高校认为应针对所有项目开展预算绩效评价。

    预算绩效评价效果及原因

    当前,被调查高校中约2/3认为预算绩效评价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包括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岗位人员配置不足、评价方法不熟悉、缺乏预算绩效指标、缺乏系统工具支撑等。

    预算绩效评价需要的支撑

    为贯彻国家相关要求,高校深入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势在必行。被调查高校普遍认为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仍需若干支撑,如建立工作规范与操作细则、明确项目分类框架、构建绩效指标库、提供信息化工具、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培训与外部辅助等。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是预算绩效闭环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方面。目前,被调查高校约70%尚未开展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约25%的高校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新项目申报挂钩,5%的高校则与部门绩效、个人绩效挂钩。

    (三)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框架与评价指标

    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之前,需要构建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框架,其目的在于组织好评价目的和内容,并且保证评价内容与合适的评价指标及相应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相匹配。这意味着,预算绩效评价框架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评价维度或评价问题,主要解决评价什么;二是评价指标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如何进行评价。

    具体来讲,预算绩效评价框架包括以下要素:评价的问题、评价的子问题、评价指标、指标说明、评价标准、数据来源、数据收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如下表所示:

    评价内容

    《办法》3中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进行定义,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和单位,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和公平性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从概念上对绩效评价的内容进行界定。

    《办法》3第二章“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对项目绩效评价内容进行了进一步说明:“考虑到绩效自评、财政和部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区别较大,为更具针对性且易于遵循,单位自评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总体绩效目标、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和部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决策情况;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相关管理制度办法的健全性及执行情况;实现的产出情况;取得的效益情况;其他相关内容。”

    2019年12月,教育部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2,也对预算绩效评价内容进行说明:“将部门预算和转移支付政策、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绩效评价的要求,可以总结出预算绩效评价的内容:

    对于单位自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项目产出、项目效益以及内外部对项目的满意度,进一步细化,项目的产出包括项目产出数量、项目产出质量、项目产出成本以及项目产出时效性;项目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财政和部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立项、绩效目标、资金投入、资金管理、组织实施、项目产出、项目效益、满意度等。

    绩效评价指标

    确定了评价内容后,要将上述评价内容转化为一系列可衡量的绩效评价指标,在预算绩效指标设计时,需要有这样的理念:一是如果能够测量它,就可以管理它;二是所有的指标都必须在质量或数量方面,以及时间方面具有可测量性。所以建议在评价指标开发时应尽量使用定量指标。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时,我们遵循SMARTC原则:

    S代表Specific(具体的)——绩效指标要与实现的目标相关;

    M代表Measurable(可测量的)——绩效指标要以可测量的术语陈述;

    A代表Achievable(可实现的)——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之后可以实现;

    R代表Relevant(相关的)——对项目内容是相关的;

    T代表Timebound(时限)——绩效指标陈述中应带有目标日期;

    C代表Clear(明确的)——准确而无歧义。

    对SMARTC原则的运用,通过对某人才引进项目绩效指标体系(见下表)的评价进行说明,该指标体系中有毕业生优质率这个指标,笔者认为该指标很难进行直接测定和比较,它违背了SMARTC原则。同时,指标值用“迅速”、“量多面广”、“高”等也与SMARTC原则不符,具体详见指标评审表。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程序

    到底如何才能形成一套既满足SMARTC原则又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价体系呢?我们有必要明确预算绩效指标设计程序。俗话说,想要什么,就考核什么,考核什么将得到什么,我们按照这条思维路径建立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程序。

    1)明确项目目标

    项目目标不明确,将无法界定项目的关键成果指标。虽财政部以及教育部相关制度给出了预算绩效评价的框架,但是细化的指标,例如: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效指标等,具体包含什么内容,需要各单位自行设置。

    项目目标的主要来源:

    相关的法律法规

    项目申报指南的总体要求

    单位的发展规划

    管理层的要求

    利益相关方的合理诉求

    类似项目监管机构的绩效评价结果

    2)确定基本指标

    为了全面衡量项目的结果,在项目的投入、活动、产出、成效和影响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指标来监控项目的进展情况,但是,评价的重点是项目的结果,产出性指标和效益性指标应设置更高的权重,指标的设置需更有针对性。例如我们可以按照财政部对高校财政拨款“6+1”模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3)明确数据来源及收集方法

    在指标设置时,我们需要遵循5W的原则:

    What: 收集什么数据?什么数据能最好地诠释指标的内在含义

    Why: 收集这个数据的原因

    Where: 数据的从哪里来?手工填报还是从其他系统中获取

    Who: 由谁收集?是项目负责单位,是归口管理部门,还是预算主管部门

    When: 数据何时收集?项目结束时,还是按照里程碑事件收集

    4)指标的沟通与改进

    为了保证指标能真正得到运用,指标设置需要与项目主责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外部专家进行良好沟通,与此同时,指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持续改进以保持它的有效性。

    (四)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

    高校逐步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探索性开展学校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工作,并将学校整体评价结果报送教育部。高校要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高校需切实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学校/部门安排预算、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高校根据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原则上,对评价等级为优、良的,根据情况予以支持;对评价等级为中、差的,要完善政策、改进管理,根据情况核减预算。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根据情况相应调减预算或整改到位后再予安排。

    随着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安永认为未来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将逐步强化预算绩效结果激励机制。通过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中的不同变量之间的有机契合,构建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激励机制。设置高效预算评价结果为“绩效”变量,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为“手段”变量,与高校预算绩效挂钩的预算资金分配数额为“期望”变量。

    根据绩效目标驱动、过程管理与结果激励的逻辑关系,规划科学的高校预算绩效分配机制,将高校绩效水平和预算资金分配数额关联起来。

    未来,通过高新预算绩效分配机制,将预算资金分为基本控制数与奖惩数两大类范畴。在新的预算年度开始时,财政部门明确预算基本控制数、奖惩数以及相对应的预计绩效评价标准。高校结合事业发展合理使用预算基本控制数,通过规范管理,促使自身期望效用最大化,发挥绩效评估结果的实质作用。

    (五)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快速发展

    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推动下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按照国家层面提出的总体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据安永观察,近期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并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逐步建立成熟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各级财政部门形成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各行业根据自身领域特点,通过合作研究等方式,构建行业内绩效指标库。最终通过各级财政部门、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执行单位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全国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科学合理、细化量化、可比可测、动态调整、共建共享。

    2、绩效信息可视化与大数据赋能预算绩效管理

    基于可视化技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针对所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将部门目标、政府目标及政策目标等均纳入预算绩效评价范畴,开展预算绩效运行的全过程实时监管,挖掘数据价值,以大数据促进实现预算和绩效一体化,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逐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

    各级财政部门围绕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内容和环节,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制度和相关配套管理细则,构建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管理、评价结果应用等全过程的管理流程;各执行单位结合内控制度,制定本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细化绩效管理内部操作流程。最终形成主管部门和执行单位上下贯通、层次明晰、可操作性强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流程体系,为预算和绩效一体化提供基础保障。

    4、第三方机构规范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并形成良性互动

    第三方机构独立于政府及其下属部门组织实施评价,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创新预算绩效评价方法,立足多维视角和多元数据,结合先进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案,客观而准确地衡量预算绩效,为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或第三方机构作为专家,为预算绩效管理献计献策。同时,第三方机构也将受到政府部门严格的执业质量监督。

    注:

    1.《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中发【2018】34号)

    2.《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2019〕6号)

    3.《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

    4.《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度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开展2019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

    *以上内容转载自“安永EY”,略有删减,仅作学习、分享与交流之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永: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工作解读与展望(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ib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