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唯美·古诗词散文
走近宋词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走近宋词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2-06-23 18:09 被阅读0次

    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喜朝天" 等。以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为正体,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另有双调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变体。

    候馆:迎宾候客之馆舍。《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

    草薰:小草散发的清香。薰,香气侵袭。

    征辔(pèi):行人坐骑的缰绳。辔,缰绳。此句化用南朝梁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而成。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盈盈:泪水充溢眼眶之状。粉泪:泪水流到脸上,与粉妆和在一起。

    危阑:也作“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平芜: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芜:草地。

    赏析:

    上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首三句写旅人途中所见,馆舍的梅花已凋零,溪桥边的柳树刚冒出细细的叶子,一路上暖风轻吹,含着春草的芳香,旅人摇动着马缰。“梅残”、“柳细”点明初春时节,“候馆”、“溪桥”点明地点,“草薰风暖”句用典,化用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贴切自然,了无痕迹。词人调用听觉、嗅觉、触觉,明媚的春光令读者感同身受。梅残柳细春正好,草薰风暖征辔摇。词人极力写春景之美,为下文抒写离愁作好铺垫。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此两句写心中所感,人愈走愈远,离愁愈来愈深,没有尽头,如同那沿途春水,迢迢不断。“春水”句与“溪桥柳细”对应。开篇首三句所绘景越美,反衬出旅人心中愁越深。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愁,比作可见的水,生动而形象。与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片: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作者时空切换,过片此三句切换到思妇在家中的情景,柔肠寸断,粉泪满面。楼太高了,不要靠近那栏杆。“寸寸”、“盈盈”叠音词的运用,增加了词的音韵美,同时生动地体现了女子的深切思念,思妇的形象如在眼前。“莫近”二字似思妇内心独白,又似旅人殷勤隔空嘱咐,词人将两地时空以“莫近”二字交融,虽远离万里,只觉近在眼前。同时自然引出结两句。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结尾两句为“莫近”一句嘱咐的延续,旅人所想楼头思妇眼中所见,只见草地一望无际,春山重重,而旅人更在那春山之外。时空虽远,然两人皆在彼此心中,作者以一“更”字,在空间上层层递进,顿觉开阔了许多,情感也随之深远了许多,不愧为千古名句。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表现手法两者类似。

          此词语言清丽,描绘了美丽的春景,以美好衬忧愁,通过远行旅人及家中思妇的心理活动,虚实交替,层层递进,将离愁别恨表达得淋漓尽致。情深意长,意境凄美。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宋词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iy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