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关联性
丛书编辑说:“关联性指的是对观点和意义之间联系的不断寻求,并考虑历史和文化背景与关系感知方式之间的联系。”作者说:“联系的概念对后现代课程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方面和文化方面。”我认为这里的“关联性”旨在构建一种结构化和系统化。
2.如何体现“关联性”
要体现“关联性”,必然离不开“发展性”。对事物的前世今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通过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学习方法的结构化、学习思维的结构化来“形成尽可能多的组合”。
说到关联性,想到昨天听的一节数学示范课。课题是五年级的《异中求同》,这是一节典型体现关联性的课。
我们是30分钟的课堂,在进入课堂的环节上,我们都习惯了,很快进入早就忘记了,层层深入这个方法。
这位老师先用“数学不难,数学好学”这八个字引入,让学生谈感受,再用一道“上好数学课是呆呆的听还是疯狂的想”的选择题,让学生谈体会。这样的聊天,勾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老师也充分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新课环节,老师更是层层深入,体现关联性。
(1)播放2013年出现的一则视频,内容是一位小女孩背诵乘法口诀的。让学生谈感受,学数学,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数学方法。通过对几句乘法口诀的回忆,总结出乘法口诀不同,记忆方法相同。
(2)出示一组试题,关于总价、单价和数量的,让学生只列式不计算。 然后出示算式,让学生谈发现,学生总结出数学信息不同,数量关系相同,接着再出示几道类似的题目,问学生还要算吗?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说想到了路程时间和速度,总结出关系不同研究方法相同。
(3)出示一组4题,两个基本信息,求它们之间倍数关系。让学生想想这组题有什么特点,再算一算。
(4)出示一组计算图形面积的题目,有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最后出示学生的作品,有的是到都计算了,有的只计算了一道,总结出这4种图形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得出图形不同计算方法相同。
(5)让学生回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说可以简化问题,举一反三,老师说可以举三反一,还总结出知识相联,过程相似,思想相融和,方法相通这4点。接着回顾了教材与异中求同有关的题目,比如除数是小数或者整数的除法,分数小数和整数的计数单位,图形的高与垂直的关联。再让学生举例,还有哪些意中求同的题目,最后让学生猜猜圆的面积可能会怎么算?学生说到了转化,也说到了借助之前学过的图形来学习,老师也将圆的面积,的转化过程进行了展示。
这是一节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易中求同的题目,深度融合的课,老师从数学知识,数学过程,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4个维度进行梳理,站位很高,不但让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对听课的老师也有很大的启发。我们所说的大单元大概念教学就是要有这样的视角才能体现关联性,更好的进行结构化。
只是我还是很好奇,如果就是关于一节新课的上,他会怎么上?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些关联的东西放在里面,不管是思想还是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