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的推荐下先看了电影《归来》,随后又在淘宝上买了原著小说《陆犯焉识》,经过一周的阅读,今天终于看完了。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电影《归来》中,我看到了一对为爱守候一生的夫妻,被打成右派的知识分子陆焉识和在家守候丈夫回家的冯婉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个镜头就是:得了失忆症的婉喻手里举着一个用旧报纸湖的写着“陆焉识”的牌子,在陆焉识的陪同下,等待着记忆中5号回家的陆焉识。从欣欣向荣的春天等到白雪皑皑的冬天,从寒风凛冽的清晨等到日落西山的傍晚,几年如一日,每一天都是5号,每一天都是焉识回家的日子……可是怎么等也等不到记忆中的焉识。也许冯婉喻永远也不会知道,陪在她身边的那个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焉识。看到这个镜头我泪流满面,感动于他们的相知相守。
因为电影从陆焉识逃狱后开始,到他劳改释放回家后照顾失忆的妻子结束。里面有的情节还是不能很顺畅地联系起来。于是用了一周的时间看了原著。看完了原著让我更加震撼。
年轻时的陆焉识风流倜傥。从小陆焉识就是大上海的公子哥,十六岁保送大学,十八岁留学华盛顿,十九岁取得博士学位,精通四国语言,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回国后在一所大学任教,平时泡咖啡馆、图书馆,是一个自由,清高、慷慨而潇洒,洋派的知识分子。在继母的撮合下和冯婉喻结婚,因为不爱,所以逃离,出国留学。在美国认识与意大利女孩望达相恋,抗日战争爆发,随学校搬迁到重庆后,又出轨,与韩念痕恋爱。在战争中,冯婉喻和继母拉扯三个孩子长大,当陆焉识从重庆回到上海后孩子们都很惧怕他。
中年时的陆焉识被打成右派,流放到西北大漠服刑,一呆就是二十年。陆焉识从教授变成了胆小、口吃、懦弱又深谙生存之道的老犯人老几。同时被流放的那么多的犯人不知道怎么就死了,艰苦的条件,非人的折磨从一开始的2868个无期徒刑的犯人到最后被释放时只剩下二十几个老同志。大西北半截埋在地下的牢狱日子是有多么的残酷,支撑陆焉识能活下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策划出逃是为了婉喻,后来又决定自首还是因为婉喻和孩子们……
释放后的陆焉识本以为回到上海可以和朝思暮想的婉喻团聚,可是婉喻已经失忆,记不起他是谁。当他想要和妻子复婚,又受到儿子子烨和小女儿丹珏的百般阻挠。回到上海后的焉识成了家里的免费佣人,谁都可以指使他干活,帮儿子拿报纸,帮儿子一家洗衣服……百般讨好,还是不能得到儿女们的谅解。
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喻的骨灰。”写尽了人世间的凄凉,没有了婉喻,也许西北的荒漠才是陆焉识的归宿。
�(��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