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放假没有课,所以没有教学反思写了,今晚一边洗澡一边听了20min的喜马拉雅课,总结一下就是说我们在学习新知的时候要与已知知识结合,不然死记硬背效果是不好的,感觉挺有用的。
下面是举例子:
1.我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一般是需要有一些知识储备才能学会,比如我们要先学会数数,才能学会加减,学会加减才能开始学习乘除…
2.学习物理的热传递、热辐射和热对流时,可以与生活的知识结合起来,天气冷的时候,手里拿一个装了热水的玻璃杯也会觉得暖,这种通过接触传递的现象就是热传递;夏天时虽然没有接触到太阳,但是通过太阳的照射也会获取有热量,这种不需要通过接触就可以获得热量的现象,就是热辐射;当在户外很热的时候,突然走到一个装有空调的房间会觉得很凉爽,利用的就是热对流的原理。
(注:只是把我听到的再回忆一遍,不是专门学数学和物理的,应该没有知识性错误。)
说到这个我就想起了之前给学生解释【最外层电子层】,那时候给学生用了外套比喻,也就是说不管里面穿多少件衣服,只有穿最外面的才是外套,就像我们的最外层一样,特指最外面的一层。没想到无意识中用到了这个知识。
又知道了一些新的东西,感觉还是要多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