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中的敦煌之旅,没有如愿出发,一时兴起,踏上了去成都的旅程。感觉好像不太适合奔波,空有一颗飘零的心,身体却不堪重负。

才在火车上呆了10个小时,就腿脚浮肿,胃里翻江倒海。终于在到站前一个小时,实在忍不住,跑到卫生间吐了。好在包里常备了胃药,不至于太难受。(突然想到陈粒的歌,胃里苍凉是你,炙热是你。)想到前年从杭州回武汉,买了13个小时无座的火车票,加上晚点的俩小时,一共15个小时,也这样度过了。相对而言这次的经历还没那么惨痛。
火车上其实是一个很长见识的地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尽量用蹩脚的普通话交谈着。有叽叽喳喳不停的自来熟的人;也有沉默不语,抿嘴微笑的人;有帮你提箱子的好心人;也有嫌弃埋怨你在过道穿来穿去的人。
说一说我长途跋涉的经历中遇见的人们吧。
第一次坐动车是前年一个人去苏州,路上和坐我旁边的叔叔聊了一路,叔叔是南京人,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从宜昌出差回南京。叔叔说在宜昌的时候去看了三峡大坝,感觉没想象中的那种磅礴,跟自然景观比较起来,气势还是弱得多。还很认真地跟我讲,说要多去看看自然景观,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力量真的很神奇,而人于自然而言,会显得特别渺小。
紧接着一次就是从杭州站回武昌的惨痛经历了,本来从苏州到上海到杭州之后,打算去长沙的,但是由于身上的行李负担比较重,所以累得不行,就临时决定回武汉了。(在这里含泪给大家一个经验,如果出去玩的话,一定不要带太多东西,就最基本的两套换洗衣服和日常用品就够了。特别是女孩子,不要带太多衣服,想的是好多衣服都想要带着出去玩穿,可是实际上,出去之后,穿的还是那两套。所以,两套就足够了!!!)
因为返程的时候恰好赶上许多学校放暑假,车票比较紧张,加上奔波劳累之后的归心似箭,所以买了张站票就走了。其实还有个原因是没坐过火车,想感受一下。果然也没令我失望,这第一次坐火车的经历的确是相当深刻。
火车上无座的人很多,大多都是大包小包的人,行李绝不比人少。车上走道窄,卫生间对面的位子稍微宽敞一点,所以也是最抢手的地方。而我就是在这个被多人觊觎的宝地呆了半宿。后半宿呢,就不得不赞赏一下自己的机智了。在刚上车的时候,碰到了一个叔叔,那个叔叔是有座的,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手上提了一个桶,就是家里那种装肥料农药啥的,带盖儿的桶。我想这是个好东西啊,得先下手为强。于是后半夜,我就在桶上过了半夜,感觉这才是真正的硬座啊。
再说这一次吧,十个小时的硬座,本来之前买的卧铺票,但是想着十个小时,应该很快就过去了,于是改签成了硬座,果然还是太天真。
这次坐我旁边的是个阿姨,北京口音,也是属于自来熟的类型,跟谁都能唠上几句。感觉阿姨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人挺热情,经历也挺丰富的,路上给大伙儿讲了许多她之前的旅行经历,去过俄罗斯,圣彼得堡啥的。另外阿姨好像还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在路上看了一路的佛经。还很认真地做着笔记,字迹特别秀气。
火车上的小空间,更像是与这个大世界平行存在的小世界,脱离了大世界里的烦恼,牵挂。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只一心关注着哪个坐姿更舒服,还有多久到站,谁在吃泡面很香。偶尔回过神来与身边的人寒喧两句,相互对视微笑,空气里也是很亲切的味道。
广播里面响起乘务员的到站提醒,终点站到了,打破了建立在这个小世界的默契。礼貌性地匆匆道别之后,各自提着沉重行李,回到了沉甸甸的大世界,独自、继续奔波。有的人到了目的地,有的人仍在路上。
下一次相遇会在哪里呢?这样的默契,大概一次,就足够了。
还是你是老狼的《在路上》 与开篇那首不是同一首 同样适合旅途
20160317写于成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