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语是圆满、富贵、吉祥、幸福、雍容华贵。
牡丹为国花。古人即称牡丹为 “国色” 、 “国香” 、 “国艳” 、 “国貌” 等。
牡丹是芍药科,花瓣多为重瓣,花朵较大,宽厚,花色有黄、深红、红紫、粉红、白色,花香清幽不浓,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称。
不同颜色牡丹花的花语不同:
红牡丹:花型宽厚的红花,被称为百花之王,花语是‘富贵、圆满’!
紫牡丹:花瓣呈紫色,花语为:好运、浪漫,姻缘美满!
白牡丹:高洁、端庄秀雅、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绿牡丹:象征着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
粉牡丹:雍容华贵、成熟、含蓄、美丽动人!
黑牡丹:象征了死了都要爱!(事实上,牡丹家族中没有纯粹的黑牡丹,人们习惯上把深红色、深紫色牡丹称为黑牡丹。)
黄牡丹:亮丽富有而华贵、永恒、大气、生机勃发!
蓝牡丹:优美浪漫,清新高雅!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画中的牡丹】
牡丹花色丰富,色泽艳丽,玉笑株香,从古至今一直备受喜爱。历代画牡丹者众多,牡丹花是中国花鸟画中常用的题材之一 ,常常被名家挥毫于笔下,与其他名花搭配画在一起,寓意更佳。
牡丹花+月季,因月季叫长春花,,寓意“富贵长春”。
牡丹+海棠,代表着富贵吉祥的意义,寓意“满堂富贵”。
牡丹+水仙、荷花、菊花、梅花,寓意“四季富贵”。
牡丹+水仙寓意“神仙富贵”、“先富贵”。
牡丹+石榴,寓意“富贵多子”。
牡丹+桂圆,寓意“富贵姻缘”。
牡丹配+蓉花,寓意“荣华富贵”。
【诗里的牡丹】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红牡丹(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丹叶碧绿鲜艳,娴静文雅;牡丹的花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 面临凋零,牡丹花却是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戏题牡丹(唐·韩愈)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很庆幸这些牡丹花开时,枝叶俱茂,所以花朵隐约依稀,它们也毋须互相依倚着争奇斗艳,以轻盈相比。清晨到来时一朵朵花儿都像新妆的面庞一样,对着赏花的宾客偏偏都含着羞怯不语的深情。没有心机的双燕时时从花上掠过,多情的游蜂却正在花间盘旋采蜜。多年来我已懒于过问世事,今天在栏边看到这些牡丹,禁不住眼光暂时明亮起来。
惜牡丹花二首(唐 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惆怅地看着台阶前的红牡丹,傍晚到来的时候只有两枝残花还开着。料想明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应该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在夜里我对这些衰弱的却红似火的花产生了怜悯之心,拿着火把来看牡丹花。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得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得惨不忍睹。
牡丹 ( 唐 罗隐)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以,太真无力凭阑干。
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各种手段,充分展开描写,终于使这首《牡丹》诗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地。在语言上虽然不用艳词丽句,却能描绘出牡丹国色天香的神态姿容。
牡丹 (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裴给事宅白牡丹 (唐·卢纶)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玩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长安的富贵人家痛惜春色将残,争相观赏大街以人的紫色牡丹。另有白色牡丹像玉盘承着冷露,却没有人愿在月光下欣赏细看。
咏牡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流落在青墩溪畔,我独自一个,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咏牡丹 (明·俞大猷)
闲花眼底千千种,此种人间擅最奇。
国色天香人咏尽,丹心独抱更谁知。
《咏牡丹》是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诗作,此诗以牡丹为比喻,托物言志,舍其形色情韵而紧紧抓住牡丹精神的本质特征,既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操守,又是对现实庸碌士风的严峻批判,同时反映了自己不为世人所知的孤独和愤懑。
网友评论